1月11日,针对梳邦再也州议员拿督李华民表示,USJ15区宏愿学校估计在今年2月开课的谈话发表文告。
董教总吁请梳邦再也及USJ社区家长,认清宏愿学校计划的本质,共同维护华教不出现“缺口”,必须拒绝孩子到宏愿学校报名,及拒绝接受孩子被派到宏愿学校去就读。而USJ15区宏愿学校一旦开课,不仅阻断本地区增建华小的可能,政府可能在全国各地以此模式作为拒绝增建华小的要求。董教总及梳邦再也及USJ社区居民要求政府比照柔佛再也宏愿学校改为华小的模式,把USJ15区宏愿学校改为华小,同时增建新华小,以便容纳每年约800名超额新生及4千名到别社区华小就读的学生,留在原社区上学。
- 当政府试图在“USJ15区宏愿学校”寻找突破点的当儿,华社必须格外小心,提高警惕,认清“宏愿学校计划”的本质,即是落实单元语文教育政策“最终目标”的一个工具。董教总吁请梳邦再也及USJ社区家长,看清这项事实,共同维护华教不出现“缺口”,绝不到宏愿学校报名,也绝不接受孩子被派到宏愿学校去就读。
- 宏愿学校不等同于华小,所谓“宏愿学校能增加华小”的言论和种种“保证”,只是请君入瓮的权宜之计。华社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要从抽象的概念去理解宏愿学校并对它存有幻想。华社如果不吸取华文中学改制的前车之鉴,不站稳立场,坚决反对“宏愿学校计划”,单元化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就会逐步落实。
- 董教总重申,宏愿学校不等同于华小,宏愿学校只是一项过渡期的产品,其最终目的是要落实《1956年拉萨报告书》单元语文教育政策,即以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的“最终目标”,把华文小学和淡米尔文小学逐步变质为国民小学。
- 据资料显示,USJ地区迄今已有6所国小、5所国中、一所回教中学、一所从莎亚南迁入并与国小共校的淡小、及一所即将建竣的宏愿学校。该区总人口有16万,华裔居民约10万人,原本需要14所华小,可是该区实际上竟然没有华小。该区每年约有800名一年级新生进华小无门,部分儿童被迫进国小就读,共有至少4千名华裔儿童每天被迫离开USJ,到6至25公里外的其他社区华小就读。
- 董教总强烈置疑,在该区国小供过于求,许多国小校舍及教室还空置着,淡小也有1所,惟独没有华小,毗邻的子文华小迟迟未建校及力行华小已爆满的当儿,教育部不按华裔公民的实际需求,增建新华小,解决居民的迫切需求,却一意孤行,不理每年800名华裔学童面对进华小无门的困境,反而建立遭受华社强烈反对的宏愿学校。作为民选政府,理应俯顺民意,根据社区人口分布及族群对母语教育的合情合理要求,增建各源流学校。
- 2001年12月,梳邦再也及USJ社区居民发动签名运动,迄今超过2万名各族居民和社团签名支持,要求政府把USJ15区宏愿学校改为华小,并增建新华小,以便容纳每年约800名超额新生及4千名到别社区华小就读的学生,回返原社区上学。内阁在2001年4月25日宣布把柔佛再也一所宏愿学校改为华小。梳邦再也及USJ与柔佛再也面对的问题大致相似,因此,要求把USJ15区宏愿学校改为华小是合情合理的。
- 2001年5月5日,梳邦再也州议员拿督李华民承诺会与副教育部长拿督韩春锦争取把USJ15区宏愿学校改为华小。现今,李华民却公然不守承诺,违反民意,反而宣布USJ15区宏愿学校估计在今年2月开课。USJ15区宏愿学校一旦开课,本区域增建华小的希望将会落空,同时此“缺口”一旦被打开,将为日后有关当局可能以此模式在全国各地推行宏愿学校计划,作为拒绝增建华小的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