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华小目前尚缺3000多位老师,虽然2006年新学年约有1000名合格教师将被派到华小执教,进而使到华小的师资短缺问题进一步舒缓,但华小还是缺乏两千多位合格老师,因此教总促请教育部继续聘请临教以填补有关的空缺,以免影响华小的正常操作。
事实上,近几年来,华小平均每年缺乏两三千名的合格教师,而必须由临教来填补,以解决没有老师进课室的问题。根据教育部的资料,华小每年都有约500位老师退休或离职,再加上学生人数和班级的增加,也导致对老师的需求相应增加。因此华小所需的老师人数若没有每年得到足够的填补,师资短缺问题就永远无法获得解决。
有鉴于此,教总促请教育部必须拟定周详的师资培训计划,包括继续开办提供给大学资格与非大学资格临教申请的临教在职培训计划(LPBS),以彻底解决困扰着华小数十年来师资不足的问题。自教育部公布大学资格临教在职培训计划( KPLI-LPBS )以及非大学资格临教在职培训计划( KDPM – LPBS )的录取名单后,截至目前教总一共接获了来自全国11个州属(包括吉隆坡)492位临教的上诉函件(见表一),以争取参加有关师资培训课程的机会。除了将上诉函件寄交教总之外,这些临教同时也已把上诉函件呈交予教育部师训组以及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韩春锦。
在众多上诉的临教之中,非大学资格临教的人数占了大多数,这是因为目前在华小服务的临教主要还是以持有大马教育文凭(SPM)或是大马高等教育文凭(STPM)的临教为主。这些临教当中有者已经担任多年临教,一直都在等待教育部的培训以成为合格教师(见表二及表三)。纵然只有偏低的薪金,而且也缺乏应有的保障,但临教多年来都默默地在耕耘,不但做好作育英才的工作,更是在协助当局纾缓学校师资短缺的困境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教育部不应该以“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心态来对待这些临教,这不但否定临教的贡献,更是间接严重伤害临教的尊严及打击他们多年来对教育工作的热诚与理想。
表(一)2005年度临教在职培训计划上诉人数(通过教总上诉)
州属 |
上诉临教人数 |
总数 |
|
非大学资格临教 |
大学资格临教 |
||
雪兰莪 |
162 |
21 |
183 |
霹雳 |
64 |
9 |
73 |
槟城 |
15 |
29 |
44 |
柔佛 |
63 |
15 |
78 |
马六甲 |
15 |
5 |
20 |
吉隆坡 |
22 |
7 |
29 |
吉打 |
2 |
4 |
6 |
沙巴 |
14 |
0 |
14 |
彭亨 |
19 |
5 |
24 |
森美兰 |
15 |
5 |
20 |
登嘉楼 |
1 |
0 |
1 |
总数 |
392 |
100 |
492 |
注:
(1)这些作出上诉的临教都已经出席于6月间由当局安排的笔试及面试。
(2)由于没有提供学额,因此吉兰丹、砂拉越及玻璃市的临教没有作出上诉。不过,在较早前,教总也接获29位来自吉兰丹及砂拉越的临教来函上诉要求教育部提供学额给有关州属,不过都没有获得教育部的回应。
州属 |
上诉的非大学资格临教人数 |
总数 |
||
< 1年 |
1 – 2年 |
≥ 3年 |
||
雪兰莪 |
1 |
102 |
59 |
162 |
霹雳 |
0 |
60 |
4 |
64 |
槟城 |
0 |
13 |
2 |
15 |
柔佛 |
0 |
17 |
46 |
63 |
马六甲 |
0 |
14 |
1 |
15 |
吉隆坡 |
0 |
12 |
10 |
22 |
吉打 |
0 |
2 |
0 |
2 |
沙巴 |
0 |
13 |
1 |
14 |
彭亨 |
1 |
14 |
4 |
19 |
森美兰 |
0 |
11 |
4 |
15 |
登嘉楼 |
0 |
1 |
0 |
1 |
总数 |
2 |
259 |
131 |
392 |
(表三)2005年度大学资格临教在职培训计划上诉临教的执教年资 (通过教总上诉)
州属 |
上诉的大学资格临教人数 |
总数 |
||
< 1年 |
1 – 2年 |
≥ 3年 |
||
雪兰莪 |
1 |
20 |
0 |
21 |
霹雳 |
2 |
7 |
0 |
9 |
槟城 |
0 |
28 |
1 |
29 |
柔佛 |
2 |
12 |
1 |
15 |
马六甲 |
0 |
5 |
0 |
5 |
吉隆坡 |
1 |
6 |
0 |
7 |
吉打 |
2 |
2 |
0 |
4 |
彭亨 |
0 |
5 |
0 |
5 |
森美兰 |
2 |
3 |
0 |
5 |
总数 |
10 |
88 |
2 |
100 |
事实上,教育部自2000年复办假期师训班或临教在职培训计划课程以来,已经成功协助数千名临教有机会接受培训成为合格教师,可说是非常有效舒缓华小师资不足的问题。因此,教总向教育部提出以下建议:
- 教育部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善如流,拟定一套完善的计划,在一定的时期内(例如两三年内),继续提供师资培训课程让这些符合条件的非大学资格临教受训成为合格教师。而不是突然一声令下就切断非大学资格临教成为合格老师的管道,这不只对执教多年的临教不公平,也不利华小的发展。
- 在当前大学资格临教不足的情况下,教育部没有理由减少录取非大学资格临教进入假期师训班,否则将导致两头不到岸的情况,再次出现无法录取足够申请者的假像。因此,当局应该增加非大学资格临教的录取人数,尤其是必须妥善处理上述392位非大学资格临教及100位大学资格临教的上诉,让他们有机会接受培训成为合格老师。
- 教育部应该放宽非大学资格临教假期师训班的年龄限制,让年龄超过30岁以上的非大学资格临教,而且执教多年者有机会参与非大学资格临教在职培训计划。
- 教育部应对其今后的师资培训制度,包括是否只有具备大学资格才能成为小学教师或临教的新条规作出明确的宣布,以让有意申请成为教师的各族子弟能够作好准备和妥当的安排,而不是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或是空等待。
教育部如果没有周详计划来规划华小师资培训问题,而只是一味采取权宜之计来暂时纾缓华小师荒问题,那么临教就会继续存在下去,因为华小也唯有通过聘请临教才能暂时解决校内师资不足问题。因此,教育部当前急务是必须检讨招生的政策,包括有效及有系统的招收师训华文组学员以及让所有临教都能获得正规的培训。华小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环,因此为华小提供足够和良好的师资,是教育部所责无旁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