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韩春锦日前表示,雪州25所华小被指示缩班是因为不符合开班条件,而不是为了解决师资短缺问题。不过,根据董教总所收集的资料显示,雪州教育局在开学半年后,突然采取缩班行动,主要是为了解决州内华小至今尚不足200多位华文老师的困境。事实上,在新学年开学时,雪州华小就缺乏约500位华文老师,而教育部较后时只批准聘请200多位临教来填补有关的空缺。由于问题无法获得解决,导致华社强烈不满,最后在不断的争取下,教育部长拿督斯里希山慕汀于3月份通过媒体表示,同意华小聘请所需的临教,以填补所有的空缺,但这项口头承诺并没有获得落实。除了雪州,柔佛州也同样面对华文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该州华小共缺乏700多位华文老师,但教育局却只批准聘请400多位临教来填补有关的空缺,这造成学校董家教被迫自行聘用足够的临教,以免影响学校的运作和学生的学习。
- 事实上,雪州教育局此次缩班的做法,不但造成学校在行政上的干扰,加重老师的负担,更严重的是当局根本无视此举对学生所造成的伤害。因为这些学生在上课半年后,突然被安插到其他班级,在与同学的相处和学习方面都必须重新适应,这对学生是非常不公平的。
- 此外,对于韩春锦副部长有关每班学生人数不超过45人的限制,董教总表示,在吉隆坡40 所华小当中就有17所或42.5%的华小每班学生人数超过45人。而在雪州八打灵县的17所华小当中则有7所或41.2%的华小每班学生人数超过45人。这在在说明了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严重不足的事实(表一) 。
表一:吉隆坡及八打灵再也华小每班学生人数概况(按每班平均学生人数分类)地区
按每班平均学生人数分类的学校间数
华小间数
< 30人
30-35人
36-40人
41-45人
> 45人
吉隆坡
3
(7.5%)
5
(12.5%)
3
(7.5%)
12
(30.0%)
17
(42.5%)
40
(100.0%)
八打灵县
0
0
2
(11.8%)
8
(47.0%)
7
(41.2%)
17
(100.0%)
总数
3
5
5
20
24
57
注:八打灵县华小每班学生平均人数是根据2005年学生人数及班数统计数字;
吉隆坡华小每班平均学生人数则是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
- 事实上,规定华小每班学生人数必须达到45人才能开新的一班,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其他源流学校并没有这个规定。就以2005年度雪州八打灵县各源流学校为例,国小平均每班学生人数是35.68人,华小每班44.7人,淡小则每班31.45人(表二)。
表二:2005年雪兰莪州八打灵县各源流小学每班平均学生人数学校源流
每班平均人数
国小
35.68
华小
44.70
淡小
31.45
- 各方面的调查都显示,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因为这造成老师无法全面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程度中下的学生而言,更是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有鉴于此,教育部在80年代推行3M制时就提出小学每班理想学生人数是以不超过35人为准,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成果。这20多年来,政府也在国小方面致力落实这项目标,就以吉隆坡的国小为例,从1980年每班学生人数41.62人发展到2005年的每班29.9人。但20多年来,政府却完全忽略华小,使到吉隆坡华小在2005年平均每班学生人数依然高达44.6人。这在在显示政府对华小的不公平措施,也再次说明政府对华小的边缘化(表三)。
表三:1980-2005年吉隆坡各源流小学每班平均学生人数年份
学校源流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国小
41.62
40.33
36.55
36.17
31.45
29.92
华小
45.75
45.33
43.90
45.12
45.47
44.62
淡小
29.62
28.13
27.23
27.84
29.39
27.71
- 以上的事实也说明,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雪州有关的25所华小根本没有必要缩班,因为完全符合教育部的理想标准,而这也应该是政府要积极努力达致的目标,因为惟有如此才能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进而提升教育的素质。若政府强制这些学校缩班,那就再次见证了政府对华小的偏差,因为其他源流学校并没有受到有关的限制。
- 董教总表示,韩春锦副部长以微型华小平均每班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甚至只有几位学生的情况来比较是不合理的,因为微型华小学生本来就不多,所以每班人数肯定是比较少。有关方面不能够以此证明政府一视同仁对待各源流学校,这是非常误导,而且企图掩饰政府对华小不公平待遇的事实。
- 董教总吁请教育部正视华小师资不足的问题,根据华小对各个科目的师资需求作出准确的预测和规划,以拟定长短期的解决方案,包括在缺乏合格教师时,必须聘请足够的临教来填补有关的空缺,以免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此同时,政府也必须在华裔人口密集区兴建足够的华小,以确保华小和其他源流学校一样,每班学生人数不超过35人,以符合教育部的规定,进而达到提升国家教育素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