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各有关方面在媒体多次发表有关华小拨款的谈话,为让社会人士进一步了解华小的拨款情况,以免产生混淆,董教总特发表文告如下:

(一) 国小、华小及淡小都是政府学校的一环,因此政府有责任妥善管理及发展这些学校,包括给予公平的拨款。目前,政府对各源流学校的拨款分成两种,即“行政拨款”和“发展拨款”。行政拨款包括了教职员的薪金,以及根据学生人数及学校类型为标准所给予的行政津贴,以作为学校缴付水电费、电话费、购买教具及其他的行政开销。诚如教育部长所说,政府对各源流学校的行政拨款是根据同样的准则,所以华小在今年获得11亿元的行政拨款,同样的,国小和淡小也会在同一个准则下获得对等的行政拨款。事实上,行政拨款所涉及的是薪金及学校的经常开销,因此确保各校获得足够的行政拨款是政府所责无旁贷的,否则学校或许就无法正常运作了。

(二) 发展拨款一般是指建校、扩建、维修、购买桌椅及其他硬体设备的拨款。在这方面政府对“全津学校”及“半津学校”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全津学校是通过每五年的大马计划来获得拨款,有关学校须填写申请表格,然后由教育部作最后决定是否将有关申请列入大马计划内。虽然说全津学校的硬体建设都是由政府负责,但不意味着所有的申请都会获得批准。事实上,许多全津华小在申请拨款时都很难获得批准,常常都需要向华社筹款来进行扩建或提升其他硬体设备的工程。至于半津学校,对政府来说,其硬体建设是由有关学校自行负责,而政府则视情况给予补助。

(三) 一直以来,不管是全津华小还是半津华小,都很难获得政府的发展拨款。而且从过去几个大马计划的拨款来看,政府明显是不公平对待华小,因为华小人数占了学生总数的大约21%,但却只得到2%多的拨款。根据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华小在第九大马计划(2006 - 2010年)获得1亿7千434万的发展拨款。事实上这个款额只占小学发展拨款总额48亿3千730万的3.6%而已,虽然有所增加,但根本还是无法应付华小的发展需求,这其实就是华社不满的地方(表一)。董教总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是,政府必须公平对待各源流小学,这也包括了必须确保所有的学校都具有基本实施如水电的供应,以免影响教学的进行;但政府绝不能为了提升某个源流学校,而忽略其他源流学校的需要。

(四) 教育法令里并没有将学校分为全津和半津,但教育部却自行把校地属于中央政府的学校列为“全津学校”,而校地属于州政府或董事会的学校则列为“半津学校”,并根据这个分类剥夺了半津学校应享有公平拨款的权益。教育部这种法外立法,企图制造不同待遇的错误措施,不但违反教育法令,而且也引起华社的不满。董教总认为,无论校地拥有权属于政府或民间,政府只要把有关土地规定为教育用途,就能避免可能会发生的校地问题。事实上,民间献出私人土地协助国家办教育和培养人才,理应获得政府赞扬和肯定,并应加以鼓励,而不是处处设限和打压。董教总相信,在民间和政府的全力配合下,将能进一步促进国家教育的发展。有鉴于此,董教总再次吁请教育部废除全津学校和半津学校的分类,根据各源流学校的学生人数和发展需求,公平拨款予各源流学校。

表一:第七至第九大马计划(1996 - 2010年)下各源流小学发展拨款
第七至第九大马计划(1996 - 2010年)下各源流小学发展拨款
资料来源:教总调查研究及资讯组整理自

  1. 第七大马计划发展拨款数据源自前教育部长纳吉于1996年11月5日书面回答前马六甲市国会议员林冠英在国会的提问。
  2. 第八大马计划发展拨款数据源自教育部长希山慕丁于2005年3月31日书面回答蕉赖区国会议员陈国伟在国会的提问。
  3. 第九大马计划小学发展拨款总额是48亿3千730万令吉,副教育部长诺奥马于2006年4月13日书面回答丹绒区国会议曹观友在国会的提问时表示华小及淡小的拨款分别是1亿7千434万令吉及6千4百84万令吉,因此其余的45亿9千812万令吉是国小的发展拨款。

教总会歌

因为明天

联络教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地图/谷歌地图
电邮:info@jiaozong.org.my
电话 : 603-87362633 传真 : 603-8736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