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教育部于2004年7月首次开办教育学士课程,以让年龄不超过20岁的大马教育文凭持有者申请。这项师资培训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一年半的基础课程,成功完成基础课程的学员将升上为期四年的学士课程。据统计,第一届的基础课程华文组学员共有264位,但是在2006年1月升上学士阶段课程后,只有约90位学员继续留在华文组,而其余的170多位学员在完全没有被征询意见的情况下,被教育部调换到其他与华文组无关的组别,如体育、音乐、数学、科学等,以继续修读学士阶段课程。经过5年半的培训课程后,目前,这些学员正在等待当局的安排,以到小学执教。当中有部分学员向教育部相关部门了解调派工作的进展时,却被告知所有在学士阶段课程不在华文组的华裔学员将被派到国小执教。他们对教育部的这项安排深感失望和彷徨,因为他们一心一意要在毕业后到华小服务。 |
2. |
事实上,当这批原本在基础课程修读华文的学员在2006年1月升上学士阶段课程,被当局擅自安排到非华文组的事件发生时,就作出了投诉,而教总也已经多次向教育部要求让有关学员根据自己的意愿回到华文组就读,但教育部相关部门根本没有理会这些学员的问题,也没有对他们毕业后将派到什么源流学校执教的问题作出任何回应。而且在接下来的第二届和第三届的基础课程华文组学员也面对同样的遭遇,只有少数学员有机会继续留在华文组,而大部分被编入其他与华文无关的组别。根据目前的情况,这样的改变也意味着这些学员毕业后不能在华小执教。虽然教总一再向教育部反映这个问题,但至今仍没有获得解决,这是教总深感不满的。 |
3. | 近年来,华小每年都缺乏两千多位老师,而必须聘请临教来填补有关的师资空缺。教育部开办教育学士课程华文组的目的就是要培训大学资格的华小华文老师,但教育部却在半途把大部分完成基础课程的华文组学员调换到其他非华文组,以继续学士阶段的课程,这种不合理的做法不但违反了教育部在招生时要培训大学资格的华小华文老师的承诺,许多学员更是深感被当局所蒙骗。如今,这些学员毕业后又没有机会到华小服务,不但对有关的学员不公平,而且也直接影响华小师资,尤其是大学资格老师的来源。教总认为,这次事件的发生也突显了教育部不透明的作业方式,而且也显示当局没有关注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 |
4. | 教总深切关注此事的进展,若不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华小的发展。基于此,教总吁请教育部必须让这些华裔学员到华小执教,以尊重他们的意愿。与此同时,教总也吁请教育部检讨现有的华小师资培训政策,并以专业和制度化的方式来拟定妥善的师资培训计划,同时也杜绝招生过程中的种种人为偏差,以全面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