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年3月份开始招生的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经已完成录取的工作,并即将于6月28日正式开课,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课程,以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此次的师范课程共录取638位华小组学员。让人遗憾的是,和往年一样,此次的招生过程中,在华小组方面又出现了许多的偏差。教总一再接获申请者和家长的投诉,并揭发了许多的弊端。教总除了通过各种管道来寻求解决之道,也特将所接获的投诉加以整理和发表,以正视听,并希望借此唤起华社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以集思广益,早日解决华小的师资问题。
- 自教育部公布KPLI课程录取名单后,教总再次接获华小组申请者的投诉,表示被教育部擅自调到非华小组。共有11位华小华文组申请者向教总投诉被教育部转换到国小华文组,其中有5位是中文系毕业生;此外,也有2位华小华文组、1位华小数学组和1位华小英文组的申请者申诉被教育部转换到淡小英文组,以及1位华小华文组申请者投诉被教育部转换到国小英文组。教育部此举让他们感到莫名其妙和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一心一意要到华小执教,所以从来就不曾申请国小组或淡小组的师范课程,而且也没得到教育部的事先通知。
- 这些被教育部官员径自转换到非华小组的学员向教总透露,教育部在没有给予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就作出如此不合理的安排,让他们感到非常的困扰和忧心忡忡。他们担心一旦没有去报到,将被教育部列入黑名单,以后再也很难有被录取的机会;但如果接受,这意味着他们在毕业后,就没有机会到华小服务。他们也表示对教育部这种不合理的处理方式感到非常的不满和失望,因为已严重打击他们要为教育贡献力量的热诚与理想。
- 教总表示,虽然KPLI课程的招生表格已经清楚把课程分为国小组、华小组和淡小组,以让申请者根据本身的意愿作出选择,然而,教育部官员无视有关的规定,在没有照会的情况下,擅自更换申请者的组别。更加严重的是,华小华文组的申请者被调到国小华文组的问题已经年复一年的发生,教总也一次又一次的向教育部反映,要求关注和杜绝有关的人为偏差,但是问题始终没有获得解决,教总对此深表失望和不满,并严厉谴责教育部官员的人为偏差。事实上,也有许多华裔子弟申请国小华文组,但教育部却不录取他们,反而把华小华文组的申请者调到国小华文组,教总对教育部的做法深感不解。这也充分显示教育部官员的人为偏差,完全不理会申请者的感受,也与教育部要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努力背道而驰。
- 教总近日来也接获许多华小非华文组学员的电话,以对他们在受训期间没有修读华文的事宜作出询问。据了解,即将开课的KPLI课程录取了638位华小组新学员,但实际上只有53位是华文组的学员,其余的580多位学员虽然是属于华小组,但在一年的受训期间,却没有修读华文。华小非华文组的课程组别包括数学、科学、体育、美术、学前教育、马来文和英文等。这些华小非华文组的学员表示,他们毕业后应该是被派往华小执教,因此应该是要修读华文,以提升华文的能力,进而加强教学的成效,所以当他们获悉本身在一年受训期间完全没有修读华文,深感惊讶和不解。事实上,根据惯例,受训到华小执教非语文科的老师都有修读华文,但是这次的课程却完全没有华文课,不但不符合华小的需求,更是使到他们担心毕业后不会被派到华小服务。
- 根据一些华小校长的回馈,除了马来文和英文科之外,华小其他科目的教学媒介语都是华文,因此,他们对KPLI华小非华文组的学员在受训一年的期间没有修读华文的问题感到担忧,因为这不符合华小的实际需求。有鉴于此,教总吁请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给予关注,并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华小非华文组学员在受训期间没有修读华文的问题,以确保有关的师资培训真正符合华小的实际需求。
- 教总表示,华裔子弟申请师范课程的人数日益增加,而且也远远超出当局所要录取的人数,例如此次KPLI课程面试期间,就有500多位符合条件的华小组申请者因为名额有限,而不被当局录取。由此可见,当前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不在于没有华裔子弟愿意成为老师,反之,教育部没有妥善规划来录取足够的申请者才是问题的关键。此外,教育部招生过程欠缺透明,一再出现人为偏差的作业问题,不但造成许多符合资格的申请者在没有具体原因的情况下不被录取,其中一些申请者更是在不知情下被换组,如华小组的申请者被换到非华小组等种种现象,都在在说明了教育部没有诚意解决华小师资问题。
- 教总促请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和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正视华小组申请者多年来因教育部官员的偏差行为,而遭遇不公平的待遇问题,并采取行动,纠正和杜绝官员的偏差,以透明化处理师范招生工作,确保华裔子弟申请师范课程得到公平的待遇,并拟定妥善的方案,包括增加录取学员的人数,以在短期内彻底解决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