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于今年三月进行教师学士课程(PISMP),统考生教师学士课程(PISMP-UEC)及回教教育教师学士课程(PISMP-SMA/SMU)的招生工作。这项课程已经在6月24日开课,而第三轮的候补名单录取者也已经在7月24日报到。在招生期间,教总除了鼓励有意成为教师的华裔子弟踊跃申请课程之外,也协助符合申请资格,但不被录取的华小组申请者进行上诉。教总特此针对这一次的华小组招生情况作出整理和发表,以让华社进一步了解华小组的招生实际情况。
- 根据教育部于今年三月所公布的招生资料显示,今年的教师学士课程华小组将录取273位学员(包括18位回教教育的学员),而统考生教师学士课程则录取10人。教总表示,在招生期间,教总接获了很多华小组申请者的申诉,表示不被录取参加课程。其中,在5月份的面试期间,教总就接获了117位符合申请条件,但不被录取参加面试的华小组申请者要求协助上诉;而课程录取名单公布后,教总也接获了150位申请者来函上诉,当中有约120人考获至少7科特优的成绩,以争取进入师训课程。实际上,这些都只是通过教总进行上诉的人数,也还有很多华小组申请者通过其他管道,如亲自到教育部或寻求政党协助进行上诉。这在在显示了华小组有足够的申请者来填补空缺,因此,教总吁请教育部必须确保所有的华小组名额都有被填满。实际上,很多成绩优异的申请者都反映他们不晓得不被录取的原因,例如音乐组的申请者成绩优秀,也有良好的音乐基础,但却不被录取进入音乐组。
- 根据媒体报道,教育部基于中国文学列为华小华文组招生条件的规定不能半途更改,因此,决定把华小华文组的10个空缺分配到其他华小组。虽然这个做法能确保华小组的学员人数保持在所需要的数目,教总认为,既然中国文学列为华小华文组招生条件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教育部就应马上废除,并由其他华文组申请者来填补。实际上,在今年的招生当中,教育部把中国文学和淡米尔文学列为华小华文组和淡小淡米尔文组的招生条件,但却没有规定国小国文组的申请者必须具有马来文文学,因此,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教总表示,教育部绝对不能强硬规定华小华文组的申请者必须具备中国文学考获优等的条件,相反的,教育部应把有报考中国文学的申请者列为优先考虑的条件,而不是必要的条件。
- 与此同时,教总也对于教育部只录取4人进入统考生师范课程,而其余6个名额则不被填补的做法感到失望和不满。事实上,有8位符合条件的统考生因完全没有机会参加面试而向教总投诉,虽然有关的名单已经交予教育部,但当局完全不加以考虑。教总表示,教育部这样的做法无疑在打击统考生申请教育部师训课程的信心,导致往后的招生会面对更大的困难。
- 教总表示,随着第十三届全国大选结束后,在处理华小师资问题上日益困难。有鉴于此,教育部必须重新启动 "解决华小师资短缺圆桌会议",以便华教团体通过会议直接向执行师训招生的官员反映华小组申请者真正所面对的问题,以寻求解决方案,并纠正所出现的偏差。据悉,虽然教总呈上上诉名单给教育部,但当局却完全不加以考虑。此外,在没有召开圆桌会议的情况下,教总也无法直接向教育部要求提供相关的详情,包括每一个组别的申请人数、被录取参加面试的人数及所要录取的人数等等,这和过去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事实上,虽然教总已经致函给教育部,要求获取相关的资料,但都不成功。此外,也还有很多华小师资问题如460位已经毕业的华小"准教师"苦等两个月未获调派,在华小执教的UPSI中文系毕业生申请调回中学执教等问题都无法及时获得解决。
- 由于数十年来,教育部都没有认真处理华小面对的师资问题,因此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纠正和处理,以进一步解决华小师资问题。有鉴于圆桌会议在解决华小师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总吁请教育部继续召开会议,让教育团体继续参与及提出意见,同时也确保之前在会议上所作出的决定,都能够顺利落实,并继续跟进和监督各项工作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