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些媒体报导指教育部已着手修改华小四年级历史课本的一些技术上错误,明年课本不会再出现翻译错误、插图和用词不当的问题,由于有关的报导不够明确,并可能造成误解,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因此教总特发表文告作进一步说明,让华社更加清楚华小历史课本面对的问题和严重性,并继续给予关注。
- 教总表示,根据国家语文出版局提供的资料,目前教育部针对华小四年级历史课本所提出的修改,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把“奴才”改为“臣”;把明朝中国人身穿清朝服装及留有辫子的插图纠正过来,以及把另外两项校对上的失误改正过来。
事实上,除了上述的错误,课文中还有许多因不当的翻译而出现的文字和词句问题,这都还有待教育部加以修正。如果这些翻译不当的部分最终没有获得修正,那么明年华小四年级历史课本将会继续出现这些错误。
- 除了有关翻译不当的技术问题,华小四年级历史课本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其内容太过强调一个种族、一种文化和一种宗教的单元思维,完全不符合我国多元社会的国情。此外,历史课本内出现了许多与历史知识无关的内容,但一些重要的史实,却又没有列入课本内,这导致历史课本的内容有所缺漏,不够完整。
历史课本出现这种种问题,不但无法有效向新生代灌输正确的历史观,而且也造成严重的误导,甚至对国民的团结带来破坏,这是政府必须加以正视的。也正因为如此,教总已经致函教育部要求对话,希望从根本解决华小历史课本的问题,包括全面检讨现有小学历史课本课程纲要和内容,以及重新编写华小历史课本,而不只是在技术问题上兜兜转转。
- 除了四年级历史课本必须全面加以修正,目前正在编辑出版的五年级历史课本也是华社必须关注的。根据教育部小学历史课本的课程纲要,五年级历史课本的主题是“国家主权”,并涵盖了四个标题:“我国的遗产”;“争取国家独立”;“最高元首”;以及“我国的特征”。
这些标题都是和我国多元种族、文化和宗教的国情脱离不了关系,包括了各族群一起生活,共同建国和争取独立的史实,都必须是上述标题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有关的课程标准中,却没有明确列出多元种族、文化和宗教的内容,似乎又是倾向于单元化的色彩,教总对此深表担心。
- 有鉴于此,教总将继续跟进此事,并约见教育部,以全面讨论华小历史课本的问题,包括针对华小五年级的历史课本进行交流,并促请教育部在课本出版前,让华社文教团体代表参与审阅,确保不再重犯四年级历史课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