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小推行小学标准课程(KSSR)的概况调查报告

1. 前言

教育部于2011年在各源流小学一年级开始推行小学标准课程(KSSR),以取代原有的小学综合课程(KBSR),并逐年推展到其他年级。到了2016年,随着六年级也采用小学标准课程,这也就意味着小学标准课程已经全面在小学落实。2017年,教育部对小学标准课程进行检讨和修订,以从一年级开始,逐年落实小学标准课程修订版(KSSR Semakan),并将于2022年在小学全面采用小学标准课程修订版。

 

 

表(1)80年代至今,我国小学课程的演变

年份 小学课程
1983年 小学新课程(Kurikulum Baru Sekolah RendahKBSR
1995年 小学综合课程(Kurikulum Bersepadu Sekolah RendahKBSR
2003年 小学综合课程修订(KBSR Semakan
2011年 小学标准课程(Kurikulum Standard Sekolah RendahKSSR
2017年 小学标准课程修订(KSSR Semakan

 

随着小学标准课程已推行了第一个6年的周期,教总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标准课程在华小推行的实况及面对的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工作,以提出建设性的看法,同时也确保小学标准课程的有效落实,并全面提升华小的素质。

 

有鉴于此,教总展开了“华小KSSR课程网上问卷调查”,以针对华小的五个科目,即一到六年级的华文、马来文、英文、数学和科学的教学实践、课本内容、教学模式、评估与考试、学习成效、师资培训等各方面进行资料收集。此项调查也获得全国校长职工会的配合。(注:一年级的课本是修订版,其他年级的课本则是未修定的原来版本)

 

根据回收的问卷,全国共有605所华小(占华小总数的46.64%)参与此次的问卷调查。不过,由于一些华小并没有填写所有五个科目的问卷,而只是选择其中一些科目的问卷来填写,因此,每一个科目填写问卷的学校数目都不一样,具体的情况如下:华文(479所)、马来文(476所)、英文(492所)、数学(489所)及科学(502所)。

 

2. 调查结果

 

此次的问卷针对语文科设计了十九道问题,而数理科则有十八道问题,让执教有关科目的老师依据每一个年级的实际情况来填写和回馈。此份报告是综合了所有问题的回馈,并加以整理分析后,作出重点式的简报,以让大家对华小推行KSSR课程的概况有基本了解。

 

 

2.1 各科教学时间

 

表(2)目前华小语文科、数学及科学每周上课时间分配

科目 第一阶段(一至三年级) 第二阶段(四至六年级)
每周上课时间(分钟) 每周上课时间(分钟)
华文 360 300
马来文 300 240
英文 150 180
数学 180 180
科学# 90 120

# 在KSSR Semakan下,小学一二年级的科学上课时间从原有的每周60分钟增加到90分钟;目前三年级的科学上课时间是每周60分钟,2019年才会增至90分钟。

 

根据调查结果(表3),相比其他科目,不管是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认为马来文科上课时间足够都是占了最高的百分比,即第一阶段高达86%到88%的学校回馈说马来文上课时间是足够的,而第二阶段则是65%到70%的学校持有相同的看法。

 

表(3)华小各语文科、数学及科学老师对现有上课时间的看法

科目 回应学校的百分比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足够 不足够 足够 不足够
华文 75% - 85% 14% - 24% 55% - 62% 37% - 44%
马来文 86% - 88% 10% - 11% 65% - 70% 28% - 34%
英文 44% - 50% 49% - 55% 34% - 39% 60% - 65%
数学 67% - 77% 22% - 31% 50% - 54% 44% - 48%
科学 51% - 60% 40% - 48% 38% - 48% 51% - 61%

 

调查显示,英文和科学的上课时间最不足够的,以一至三年级的上课时间为例,各有49%到55%,以及40%到48%的学校表示英文和科学上课时间不足够。科学老师认为,科学需要进行试验,以巩固学生的掌握能力,但教学时间的不足造成老师只能选择性进行试验活动。

 

到了第二阶段,特别是六年级,由于老师们必须在九月举行的小学评估考试(UPSR)之前完成课文教学,因此,学校的回馈显示,相比第一阶段,认为各个科目教学时间不足的百分比都提高。其中以英文科的情况最为显著,高达65%的学校表示,六年级的英文教学时间是不足够的。这造成老师只能根据重点来进行教学,并选择性进行活动。老师也表示,除了完成课文的教学,也需要有更多教学时间来给予学生额外的练习,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和应付考试。

 

老师们除了教导主科,也必须兼教其他副科,因此,课堂评估的工作量相当繁重。再加上其他各式各样的文书工作,使到老师们忙到透不过气来,并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进行。

 

此外,一些推行复级班的微型华小也表示,老师要同时兼顾两个班级的学生,确实面对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

 

为了让老师能更有效进行教学,因此,教育部应关注老师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包括废除不必要的文书工作,让老师有更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课堂教学,加强与学生互动,以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并根据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倾向来进行教学活动,以提升学习的成效。

 

2.2 课本和教材的相关问题

 

2.2.1 课本内容须符合一般学生的学习能力

 

调查显示,一些科目的课本内容过于深奥,特别是一年级修订版的情况尤为严重,超过半数学校的老师都认为,除了英文科,其他修订后的一年级课本,包括华文、马来文、数学及科学都不符合一般学生的学习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这是教育部必须加以关注的。学校老师对各个科目的具体意见如下:

 

  • 马来文

调查显示,对于一至六年级的马来文课本,介于49%至69%的学校表示,马来文课本内容太深,特别是一年级的修订版,高达69%的学校认为太过深奥。

 

校方认为,华小马来文课本生字太多,语法和书写技能也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一年级,学生认读的能力尚弱,在他们还没学会认读下,就要求学生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和写段落,这是不实际的。也有学校认为,一些课文的内容除了深奥,而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没有关系,例如马来文诗歌和歌曲,这使到学生对马来文的学习感到乏味无趣。

 

校方表示,华小马来文课本的内容应由浅入深,而且必须以第二语文的学习方式循序渐进,才能真正提升华小学生的马来文水平。

 

  • 华文

在华文课本方面,校方认为其内容丰富,倾向于美文和有寓意的文章,对华文掌握能力强的学生而言是合适的;但是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课文篇章太长,学生难以掌握文章内的生字。

 

此外,课文的一些内容,例如古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贴切的关系,造成学生无法理解与想象其意境,并对华文失去兴趣。一些学校也建议,华文课本应重质不重量,并调整课文长度或删减篇数,让老师有更充足的时间教会学生赏析每一篇课文及掌握深究课文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华文及阅读的兴趣。

 

  • 数学

在数学科方面,多达60%的学校表示一年级和六年级的数学课本太深。校方表示,数学课程的编排必须要有阶段性或有层次的增加其难度,但目前四到六年级的数学课本却没有连贯性,出现差距。

 

此外,也有学校表示,也觉得目前的数学科是在测试学生的语文及理解能力,而不在于巩固学生对数学的掌握能力。老师们认为,当局不应一味为了要求高思维而忽视学生对数学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认知。

 

  • 科学

与此同时,有高达56%的学校表示修订后的一年级科学课本太深,所涉及的内容也更广,对初步接触科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难于适应。老师们表示,一年级科学修订版的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没有密切关系,而且使用过多一年级学生无法理解的科学字汇,造成学习上的障碍,这是教育部必须加以关注的。

  • 英文

 

另外,教育部于2018年在各源流小学一二年级采用剑桥大学出版社的《Super Minds》英文课本,而目前所用的KSSR英文课本则转为辅助课本。一些学校表示,与KSSR英文课本相比,《Super Minds》英文课本比较浅,但课本有很多教学活动,而且比较生动。无论如何,由于其内容以国外的情况为主,因此,难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此外,一些学校也表示希望教育部能够多关注郊区学生的学习问题,因为目前的课本似乎更为适合城市或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校方认为,教育部必须照顾到整体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城乡学生的学习差距。如果小学课文过于深奥,例如语文科的词汇及理解篇幅太长,并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这只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校方也认为,华小的非华裔学生日益增加,使到老师在华文、数学和科学的教学上面对了一定的困难,包括无法根据课标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2.2.2 KSSR课本和KBSR课本的比较

 

调查显示,虽然目前的KSSR课本不尽完善,但比起KBSR时期的课本,还是有较多的学校认为,KSSR的课本更加适合学生,因为较为生动有趣和多元化,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语文和数理的兴趣。

 

无论如何,一些学校则认为,KBSR的语文课本也有一定的优点,例如华文课较为注重语法教学和书写能力。因此,虽然KBSR的华文课本比较沉闷,但学生能够写出完整和没有语病的句子;而KSSR的华文课本则注重高思维思考,多识字,少写字,学生善于表达意见和提出创意的想法,惟在书写方面的能力则有待加强。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马来文和英文科,相关语文科的老师也认为KBSR的学生书写能力比KSSR好,但KSSR学生的表达能力却比KBSR 的来得理想。

 

与此同时,也有学校认为,虽然KBSR的数学课本没有强调高思维的学习,但学生却可以很快掌握数学的基础;而KSSR则过于强调高思维学习,包括把日常生活使用到的数学,例如银行利息、水电费计算等融入教学,但却忽略数学的基础学习,而且过多的高思维题目不但没有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反而打击了他们对数学科的学习兴趣。

 

校方认为,KBSR和KSSR各有优缺点,对不同学习方式和能力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希望教育部能够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以真正提升学生对语文和数理科的掌握能力。例如在低年级阶段的语文科,学校认为可以着重在打好学生的语法基础,而到了高年级阶段,才加强学生的高思维学习。

 

2.2.3 教育部须提供足够的教具和教学软件

 

介于61%至76%的学校回馈表示,教育部没有为各个科目提供足够的教具和教材软件,以辅助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以马来文科为例,学校希望教育部提供教学指南方便老师备课,同时也应该提供教学软件,例如马来文课文中有改编的歌曲,就应准备有关改编歌曲的光碟,以应付教学上的需要。

 

校方表示,学校一般上是通过行政拨款来购买所需的教具和教材,或是采用电脑公司提供的教学软件。此外,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学校董家教也会协助购买教学上所需要的教具和教材。与此同时,也有学校表示,老师是自掏腰包来动手制作教具。

 

2.2.4 需要额外活动和作业簿来辅助教学

 

大部分学校表示,虽然在教学上可以通过种种有趣的活动来提升学生对语文科和数理科的兴趣和掌握能力,但为了巩固和加强学习成效,因此,需要额外活动和作业簿来辅助教学,以确保学生做好足够的准备应付UPSR考试。

 

超过70%的学校表示,需要采用额外的活动和练习作业簿来辅助教学,以提升学习的成效,特别是到了第二阶段,多达80%以上的学校有同样的看法。其中对于六年级的科学和数学科,更是超过90%的学校表示有此需要。无论如何,校方也强调,作业簿只是帮助学习的一种工具,必须重“质”不重“量”,选择适合及符合学生程度的作业,以免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2.3 教学上的相关问题

 

 

2.3.1 穿插使用KSSR和KBSR的教学法

 

超过半数的学校表示,老师在课堂上还未全面根据KSSR的要求来进行教学,而是同时穿插使用KBSR模式的教学法。其中又以华文科和数学科的情况最为明显,高达71%的学校表示教导六年级华文和数学的老师都穿插使用KSSR和KBSR的教学法。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对KSSR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还摸不透,再加上老师职务繁多,学校活动也多,而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一些学校也指出,老师其实也清楚知道KSSR课程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应对考试时,老师还是要采用KBSR的教学方式,以便学生更能够掌握所教的课程。

 

此外,一些学校也表示,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有机会参加教育部的培训课程,再加上有关的资讯是一层接一层的传递下去,间中肯定出现信息流失的情况,结果最后传达到大部分老师身上的资讯已经所剩无几,这造成老师们必须自行摸索,或通过和其他学校老师的互相讨论来互补不足,以推敲KSSR的教学技能、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

 

因此,学校建议教育部为老师举办更多有关KSSR教学的专业课程,以达到教育部所定下的目标。此外,学校也要求,教育部必须根据各源流小学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培训课程,例如华淡小的马来文课程和国小的马来文课程是不一样的,因此有关科目的培训也应有所不同。

 

表(4)KSSR与KBSR教学的差别

科目 KSSR比较有趣、
活泼、多元
KSSR减少
填鸭式教学
KSSR提高学生
的高阶思维能力
KSSR
教学成效更好
华文 76%--84% 41%--49% 73%--80% 13%--17%
马来文 73%--76% 39%--42% 67%--72% 15%--17%
英文 74%--83% 35%--41% 62%--68% 20%--22%
科学 70%--75% 37%--40% 68%--73% 15%--21%
数学 57%--73% 37%--41% 70%--75% 9%--15%

 

 

2.3.2 KSSR有助提升学生的高思维

 

基本上,学校老师都认同KSSR要提升学生的高思维能力是好的,调查也显示,KSSR的教学也确实达到这一个目标。此外,与KBSR比较,学校老师都相当一致认同KSSR的教学是比较有趣、活泼及多元,这也符合教育部要落实学生快乐学习的目标。

 

不过,也有学校建议教育部应在小学第二阶段才加强学生的高思维学习,因为在低年级阶段,其重点还是要启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打好学习基础。这些学校认为,现有低年级的课程并不符合学生的程度,若过于强调高思维学习,会扼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3.3 为了应付考试,KSSR未能有效减少填鸭式教学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大部分学校都表示KSSR比较有趣、活泼及多元,并有效提升学生的高思维能力,但对于“KSSR减少填鸭式教学”的问题,也许每个科目的情况会有些不同,但整体而言,只有少过半数的学校对此表示认同。这反映了填鸭式教学继续占据了主导的位置,而这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应付考试,特别是UPSR。

 

与此同时,在有关“ KSSR教学成效是否更好”的问题上,学校的回馈显示,各个科目的百分比都非常偏低,因为与过去比较,考试成绩有所下滑。其中百分比最高的英文科,也只有20%至22%的学校表示,在KSSR下,一年级至六年级英文科教学的成效比以前更好。而情况最严重的则是一年级的数学,只有9%的学校表示教学成效更好。这个现象说明,学校普遍上还是认为以考试为导向的KBSR会让学生考获更好的成绩,教学成效更好。

 

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还是以考试为主,而KSSR的教学目标与过去考试导向的KBSR不一样。因此,学校认为,若UPSR考试继续存在,老师的教学法很难改变,因为KBSR的教学方式对应付考试比较有效。

 

2.3.4 老师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备课和准备教材

 

表(5)根据KSSR的要求来进行教学,是否增加老师的工作量

科目 必须花更多时间备课 必须准备更多的教材
华文 76%--85% 67%--71%
马来文 72%--76% 66%--69%
英文 71%--76% 69%--71%
科学 67%--71% 69%--73%
数学 67%--78% 65%--70%

 

学校的回馈显示(表5),在KSSR课程的要求下,教导语文科和数理科的老师,不管是哪一个年级,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来备课和准备教材。这当中又以华文科的百分比最高,介于76%到85%的学校表示,各个年级的华文科老师需要更多的时间备课,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效,一些学校老师也进行集体备课,以达到集思广益,事半功倍的效果。

 

KSSR课程下,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角色从过去的教导者转换成引导者,这也意味着老师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备课和准备教材。但在目前的种种教育措施下,老师却被许多文书和行政等非教学工作捆绑着,再加上以考试为主导的大环境,导致老师身心俱疲,大大影响了教学素质。

 

事实上,KSSR课程所强调的高思维、创意教学,以及快乐学习等元素都是着重于教学的过程,因此,老师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上,而不是穷以应付不必要的文书工作和追赶课程,这是教育部必须加以关注的。

 

2.4 评价方式的相关问题

 

2.4.1 老师对KSSR评价方式的掌握情况

 

评审是教学过程的其中一个部分,其功能在于查核教学过程的成效,以提供反馈信息,作为检讨和改进的用途。

 

调查显示,每个科目的老师对KSSR校本评价的掌握都会有一些差别,即便是教导同一个科目,但却执教不同年级,对于校本评价的掌握也有所不同。不过,整体而言,彼此的差距不会太大。当中,表示对个别科目评价方式能够全面掌握的学校是介于18% 到27%。绝大部分的学校,即多达63%到69%的学校表示现阶段还在适应KSSR的校本评价,至于7%到13%的学校则表示未能全面掌握。这显示了大多数老师还未充分理解和掌握校本评价的方式。

 

此外,调查也显示,根据各科目老师的回馈,有较高百分比的学校(介于55% 至67% )表示,基本上还可以接受KSSR校本评价方式所带来的工作量。不过,仍然有32%到43%的学校认为KSSR校本评价方式已经严重增加老师的工作量,特别是在大型学校,班级学生人数过多,这导致老师在执行课堂评估时会面对许多困难,进而影响教学。

 

2.4.2 KSSR校本评价更能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

 

调查也显示,在有关“KSSR校本评价方式是否有助于淡化应试教育,并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问题上,综合了各科老师的意见,介于64%到74%的学校表示尚可。而对此表示否定,认为无助于淡化应试教育的学校则介于18%到27%。

 

此外,对于“KSSR校本评价会否有效测试学生能力”的问题,绝大部分学校(介于77%至85%)回馈表示尚可,但还有待改善,以做到更好。而且超过半数学校认为,比起UPSR评审方式,KSSR校本评价更能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

 

无论如何,校方也认为,目前的教育制度还是以UPSR考试成绩为主,无法淡化应试教育,因此,教育部必须对此加以关注和改善,以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让学生可以更快乐的学习。

 

虽然如此,在针对“应否废除UPSR”的问题上,综合了各科老师的意见,介于65%至71%的学校认为UPSR考试应继续保留,惟必须做出改善,当中就包括UPSR的成绩不能成为教育部或教育局评估学校表现的标准,以及评估老师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以淡化对成绩的重视,进而减少老师和学生的压力。

 

虽然大家普遍上都认同UPSR考试会带来学习压力,是应试教育的根源,也让老师在教学上必须追赶课程,而造成后进生成为被忽略的一群;但许多学校也担心,若没有考试,就会失去了评审学生学习进度的指标,学生也会学习散漫。因此,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以回归教育的本质,这需要大家进一步加以探讨的。

 

与此同时,也有学校认为,由于老师们还未充分理解和掌握校本评价的方式,因此,UPSR考试目前还是评审学生学习进度的最好方法。

 

此外,教育部于2011年推行KSSR课程时,为了淡化对考试成绩的注重,而推出了的校本评估制度,但却因为教育部缺乏周详计划,引发许多问题,而且严重增加老师的行政工作,并影响教学的顺畅进行,以致大家对校本评估失去信心。


因此,教育部应建立一个完善的机制,以有效推行校本评估。

 

3. 结语

 

此份问卷调查的结果基本反映了华小老师对KSSR语文和数理五个主要科目,在上课时间分配、课本和教材,以及教学和评价等相关方面的看法,同时也点出了目前KSSR在执行上所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够获得改善和解决。

 

整体来说,大部分老师认同KSSR的理念,特别是课程比较多元、活泼有趣,而且有效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评估方式也比较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但是,在执行上却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以致无法达标,甚至还引起诟病。

 

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部还未做好准备就推出了KSSR,其中就包括了没有给予老师全面的培训来掌握KSSR和校本评价制度;教育部各单位没有协调,各有各的要求,让学校无所适从,而且加重老师的行政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考试和学术成绩依然是教育部及相关单位评估学校的重要指标,这和KSSR的目标是相悖的。有鉴于此,教育部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全面检讨,并作出调整和改善,以确保KSSR的目标得以妥善落实。

 

此次的调查也让大家了解老师在执行KSSR所面对的种种问题和挑战,包括一些科目的上课时间不足、课本内容过于深奥、老师尚未完全掌握KSSR评价方式,以及老师行政工作过多,以致影响教学等等。这除了是教育部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华社也应给予关注,并在必要是提供学校和老师们各种支援。

 

无论如何,教总认为只要UPSR继续存在,应试教育的各种弊端就无法根除,KSSR所设定的良好目标也难以达致,因此,大家应朝向废除UPSR考试的方向努力,但同时也必须做好全面的准备,以确保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发展。


教总会歌

因为明天

联络教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地图/谷歌地图
电邮:info@jiaozong.org.my
电话 : 603-87362633 传真 : 603-8736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