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以及语言多样性与个人的身份认同息息相关。作为创造性的源泉和文化表达的载体,它们对于社会的健康也至关重要。语言还是促进发展和增长的要素。我们深知母语教育对学习成绩的重要性。母语教学是消除歧视和帮助边缘化人群的有效工具。作为知识的源泉,语言也是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更和谐地调整我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管理变革的出发点。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伊琳娜•博科娃女士 2011年“国际母语日”致辞
为纪念2011年“国际母语日”,教科文组织将在包括推特(Twitter)和脸谱(Facebook)在内的社交网站上展开一项面向公众的宣传活动,号召网民分享在保护濒危语言方面的经验、照片和视频。
今年“国际母语日”的主题是: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保护语言并促进语言多样性,旨在强调新技术在保护、记录及促进母语使用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为“国际母语日”发表的致辞中指出,“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理解、记叙并表达现实世界的方式”,“国际母语日”为我们提供了“承认这些(濒危)语言的重要性,并以实际行动提倡多语言使用和语言多样性。”
为此,教科文组织已在世界各地展开了一系列促进语言多样性的活动项目。例如,在智利,教科文组织出版了用三种土著语言——马普切语(Mapuche)、艾马拉语(Aymara)和拉帕努伊语(Rapa nui)编写的教材;在巴西,为加强对濒危土著语言和文化的的保护,一项记录工作也正在进行之中;在非洲多哥的古帕玛库(Koutammakou),以保存巴塔马利巴(Batammariba)文化的计划项目,一项通过在当地的12所学校提供迪塔马利语(Ditammari)课程业已展开。
此外,2月21日,教科文组织还将于举办一场题为语言多样性和新技术的小组讨论会。教科文组织、法语国家国际组织和拉丁语联盟的语言学家、专家和代表,将介绍《世界濒危语言互动地图集》的最新进展,以及教科文组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展的分析语言学发展趋势的一个项目的首批成果。讨论会还将就双语教育和新技术等议题展开讨论。
全世界现有的近6000种语言中,有一半是濒危语言。在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被设定为“国际母语日”,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文化和语言多样性以及多语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转载自联合国新闻网站中心)
请到 http://www.un.org/zh/events/motherlanguageday/
获取更多有关国际母语日的资讯。
国际母语日~ 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纪念国际母语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 国际母语日是为纪念1952年的这一天,当孟加拉还属于巴基斯坦时,群众在卡达(即现在孟加拉国首都)向巴基斯坦当局示威,以争取把孟加拉语列为官方语文之一。但是示威遭到政府的镇压,警察向一群示威者开枪,导致有五名示威者被枪杀。2月21日也被列为孟加拉英雄纪念日,以纪念1952年为保卫自己民族母语而牺牲的语言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