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中国报》马六甲 31/10/2011 报导、摄影:姚美芹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264403

马接翁武华小

(马六甲31日讯)马接翁武华小启智班开办近一年,却因缺乏师资,又缺乏拨款及教具,导致启智班虽有4间硬体设备完善的教室,却只得5名学生。

由于唯一的启智班老师为男性,目前所收的特殊学生也皆为男生,在新的女老师到来之前,所有女生要进启智班,都被迫延后入校。

该校启智班是甲州继育英及培三之后,第三间设有特殊教育的华小,于去年8月落成。

今年一月开学日,启智班就因没有师资而无法顺利开学。几天后,来自培三启智班的老师郭镇坤到该校任教,启智班始顺利开课,当时学生仅有两人,其中一名来自利民济,另一名来自文庙。

迄今,启智班学生增至5名男生,分別有唐氏症、自闭、过动、脑伤、学习缓慢的问题。另有数名女生在轮候名单,因没有女老师,学校暂时不收。

暂没收女学生

郭镇坤说,目前除了他,还有一名女老师助理,但他希望明年至少能来多一名女老师,如此,启智班就可招收女生。

"这里有4间课室,每间课室之间都有浴室及厕所,启智班不只传授孩子知识及克服障碍,更重要是教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自理,包括如厕训练,一些孩子排便后不会清理,需要我们协助。"为此,若招收女生而没有女老师,確实不方便。

他说,如果有3名老师,启智班就可招收15至20名学生。

担任特教老师数年,郭镇坤认为,最重要是有耐心与爱心。他自认之前是个没有耐心的人,自从担任特教老师后,是学生磨就了他的耐心。

"是学生教我们耐心,特別是情绪问题严重的特殊儿。"

陈祝娘:家长应把握
鼓励送特殊孩子学习

马接翁武华小校长陈祝娘之前在其他学校执教,也遇过特殊孩童,可惜因为当地的学校没有启智班,在学习上无法前进。如今马接翁武华小设有启智班,家长应把握。

"许多家长对启智班有错误的观念,认为孩子进入启智班,就被標籤为精神有问题,其实,启智班是协助学习有障碍的孩子更容易学习,並在他们准备好后编排到普通班上课。我们这里就有一名学习缓慢的学生,明年將从启智班编入普通班上课。"

马接翁武新村村长戴观华欣慰看到该村华小设有启智班,让特殊孩童有个学习的地方。

他说,该村有多名患有自闭症及唐氏症的村民,许多已成年,却因为小时没有適合的学校,导致这些孩子虽长大,却无法自理,一辈子都得依赖年迈的父母照顾,令人心疼。

"我也见过一些特殊孩子,从小就接受治疗及父母不惜辛苦地送到远地的学校上课,结果情况大有改善,甚至已可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赖明忠:写信促教局发放拨款

马接州议员拿督赖明忠將协助马接翁武华小,向教育局催促拨款。

他说,教育局的拨款未下达,使得启智班的一些活动难以顺利进行,而且,在缺乏教具下,也导致老师在教学上面对困难。

"我將写信给教育局,催促当局尽速发放拨款。"

与此同时,他也答应用明年度的拨款,赞助启智班3台电脑,作为教学用途。

郭镇坤:供应不足
自製借用教具教学

除了师资不足,启智班教材及教具也不足,郭镇坤必须借用学校或幼儿园的教具,自己做教材让学生学习。

他说,教育局对启智班的拨款迟迟未拨出,教具也供应不足,就连课外活动及运动的经费,也需由学校先垫付。

"教育局仅提供一些运动器材及乐器,许多教材都没有,我们只得自己製作。"

他说,最需要的还是电脑,透过电脑教学,有助提升特殊孩子在学习上的效果,唯目前在启智班,却一台电脑也没有。

"启智班也极需热水器,因学生每週两次体育节后,我们都让学生在这里洗澡,但这里的水似乎特別冰冷,如果有热水器,学生们也会舒服一些。"


教总会歌

因为明天

联络教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地图/谷歌地图
电邮:info@jiaozong.org.my
电话 : 603-87362633 传真 : 603-8736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