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星洲日报》 2011-11-09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164711?tid=4
正规华小走上特殊教育征途,引导自闭儿、过动儿克服学习障碍,从而协助他们步上升学之路方面,双溪大年临溪华小是吉打州内第一家;通过开办特殊教育班完成这样的任务!
严缺华文教师
遗憾的是,这一华小特殊教育班,至今无法觅得华文教师,开班至今校内11名学生,都依赖特殊教育专科老师玛姿妮以国语授教,在这过程中玛姿妮也被迫学华语,以确保能与华裔特殊孩子良好沟通,引领他们突破学习障碍。
校长乃玲玲告诉《大北马》:"目前,教育局正积极物色华裔特殊教育教师,州教育局也允许校方私下寻找适当的华裔教师。"
目前,11名正在该校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状况都良好。
玛姿妮:随时观察特殊生耐心及容忍度不可或缺
特殊教育班教师玛姿妮有8年经验,特殊生心情都无法逃过她的"法眼"。
身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玛姿妮认为,必须要很有耐心及很高的容忍度,最重要的是随时观察特殊生的心情,不然可能有"风险"。
她表示,每一特殊生都有不同的"特殊"病症,如过动、自闭、学习程度缓慢等,他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他们的每一个习性,老师都要清楚了解。
玛姿妮:讲究生活技能
户外教学让孩子敞开心房
特殊教育讲究生活技能,教师会带特殊生到双溪拉耶银禧公园进行各项活动,尽量让他们与外界接触。玛姿妮认为,特殊生一起进行户外活动时,不会感到自卑或封闭自己。
"我们也会带领他们到保龄球场训练球技,还有前往游泳池游泳。"
她说,教学方式分为几项,如国语、英语、数学、体育以及自我管理,不过,教师都
比较注重特殊生的行为,教导他如何管制自己的行为动作,用适当的管教方式确保特殊生能够听从指示。
学基本华语方便沟通
玛姿妮被派往华小特殊教育班初时面对语言不通的问题。她举例说,华裔小朋友一直讲"小便!"、"小便!"当时她自己都不明白,一直哄小朋友听话,幸好有华裔教师经过解释,才知道小朋友是要上厕所方便。
她说,一切都要双方好好沟通,如今基本华语词汇她都掌握到了,不会再难倒她了。
乃玲玲:见证父母用心良苦
特殊儿童应获正规教育
临溪特殊教育班校长乃玲玲说,自从开办特殊教育班,她才见证有学习障碍的父母,为孩子花费超多的心思,这点实非一般人所能了解。
她希望学校附近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都能在正规特殊教育下学习和成长。
须调整心态接受事实
她说,父母心态最重要,必须接受家有特殊儿的事实,不可自暴自弃,不可放弃让孩子学习的机会。
她说,掌校过程中,不难发现特殊儿家长都放不开,不接受孩子在学习程度上遇到一些障碍,经过教师开导后,家长才慢慢接受这个事实。
林妈妈:威深不擅表达
须与孩子建立默契
特殊儿童林威深(8岁)的妈妈受访时认为,需要有一定的默契才能了解孩子要些甚么。
她说,孩子如果非常渴望得到一样东西,但不知如何表达,因此就会又拖又拉将她带到那个东西的位置。
"他与父亲相处比较融洽,有时还会帮他爸爸按摩,非常黏他的爸爸,至于我,他有时就会以'暴力'对待,这是因为一直照顾他,难免他会因一些因素而心情烦躁,所以我就会遭殃。"
在意家人关心
林威深也非常在意家人的关心,也会妒嫉其他兄弟姐妹获得父母的宠爱,所以林妈妈一直向其他孩子灌输,一定要疼爱他。
林妈妈说,她也会带小威深前往教堂礼拜,让威深感受到众人的爱护,过后他渐渐喜欢出席教堂的各项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