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总主席王超群

大家中午好!今天,来自全国各地,东西南北的朋友们、同道们,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来了。大家抱着一颗热爱华教的心,大家抱着传承中华文化的恒心,大家抱着捍卫华小不变质的决心,集合在这里,对政府数十年来没有解决华小师资问题,表达强烈的不满,提出严正的抗议。今天,很多东马的朋友飘洋过海,飞过来;也有很多同道披星戴月,半夜坐巴士赶过来,虽然身体劳累,但大家的精神是激昂的,争取华教平等地位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各位,华小在国家独立后,就被纳入成为政府学校。50多年了,华小的问题完全没有获得政府的正视。师资短缺、拨款不足、建校迁校困难重重等等的老问题,一直到今天都没有解决。

华小问题真的是这么难解决吗?今天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的国油双峰塔、吉隆坡国际机场都能够建起来,相比之下,华小这种小问题怎么会50年来都无法解决?各位,关键就是政府的政策!政府自国家独立以来,就推行单元化的国家教育政策,重点发展马来文教育,而非马来文源流教育,包括华文教育和淡米尔文教育就被边缘化。今天,政府继续强调必须强化国小,让国小成为各民族的首选学校,这也就是说,华小和淡小只是次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获得政府公平的对待。各位,政府不公平对待各族群母语教育的单元化政策,正是华小和淡小长期面对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

华小师资问题确实很多,一些教育部官员更是蓄意制造种种乱象,企图破坏华小的正常运作。他们把不具华文资格的课业辅导老师和社会研究科老师派到华小执教;把大量不具华文资格的英文和马来文老师派到华小执教;但是却把培训到华小执教的老师派到国小去;甚至还警告校长不能够对外透露学校面对的师资问题。此外,在师范课程华小组招生过程中,也同样发生许多问题。一些官员擅自把华小组的申请者,换去国小组;也有许多符合条件,成绩优越的华小组申请者,在没有任何理由下就不被录取;而就读华小组一些科目的学员,却没有被提供修读华文的课程。这种种的人为偏差,一再加剧了华小师资问题的严重性。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小学分成国小、华小和淡小三个源流。政府必须认清这三个源流小学对师资需求有所不同的事实,必须根据实际需求来培训各源流学校的师资。国小、华小和淡小分别以马来文、华文和淡米尔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因此政府在培训各源流小学的师资时必须有所区分,例如,在国小执教的老师必须具备马来文资格,以便能够教导以马来文作为媒介语的科目;同样的,华小的老师就必须具备华文资格,而淡小的老师就必须具备淡米尔文资格。这除了是教学上的需要,也是要确保学校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位,制度化的师资培训是解决华小师资问题的源头,因此,我们促请政府全面制定一个妥善的华小师资培训制度,针对华小的实际需求,设立华小华文组、华小国文组及华小英文组来培训华小所需要的各个科目教师,同时也必须把具备SPM华文优等的资格列为申请条件,以符合华小以华语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政府也必须关注资深临教的培训问题,优先把这些在华小服务多年的临教培训为合格教师。

各位,我们感到遗憾的是,一直到今天,政府还是以一贯的单元化教育思维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基础,完全没有顾及我国多元种族对母语教育的实际需求。例如《2006年—2010年的教育发展大蓝图》,明确说明政府鼓励在学前教育至中学教育阶段建立一个以马来文作为单一教学媒介语的学校制度,而其他主要族群的语文则列为选修科目。非常明显,政府由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落实以马来文作为所有学校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教育最终目标,这其实就是单元化教育政策的根本精神,也是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的。

各位,单元化教育政策一天不取消,华小的问题就不会获得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到底,继续斗争,全力争取政府废除现有的单元化教育政策,并制定多元化的教育政策来替代,一视同仁对待各族群的母语教育,让各源流学校都享有平等的地位。我们促请政府听取华社的意愿,马上采取行动,全面解决华小的问题。

各位,华文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还是有赖于华社的支持与坚持,特别是在执政当局不公平的政策下,广大华社对华教课题的共识与团结,更是保障华教权益的最终力量。有鉴于此,我诚挚的吁请大家,尤其是华教工作者和华教团体,必须坚守捍卫华教的大原则,更要具有忧患意识,密切关注华教的发展,提高警惕,防范种种不利华教的法令和措施,力求华小的长治久安,以免华教在沉默中死亡。

谢谢!


教总会歌

因为明天

联络教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地图/谷歌地图
电邮:info@jiaozong.org.my
电话 : 603-87362633 传真 : 603-8736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