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长职工会主席彭忠良表示,初步统计,雪兰莪、柔佛、霹雳、槟城、森美兰及吉隆坡六个州属目前所缺乏的师资人数达1千人。彭忠良表示,今年教育部处理开学事务的行政机制很慢,进而影响及拖慢学校的校务进展。此外,彭忠良表示,全国华小总督学一职至今仍悬空,导致华小在中央缺乏了协调的代表。
《星洲日报》彭忠良:雪隆柔霹槟森华小小缺1千教师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342098?tid=1
吉隆坡精武华小董事长胡敬宽指出,该校与旅游及文化部同意将与教育局协商校地风波,旅游部将在这一两个月內宣布新方案及取消学校部份设施的拆除令,该校已保校成功。因此,他促请各界人士让他以局內人身份处理任期內拥有之“授予权”的责任使命去解决已经拖拉两年的校地风波。
《星洲日报》胡敬宽:精武华小部份设施免拆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342091?tid=1
教育部副部长卡马拉纳登吁请教师放心,教育部正积极处理及改善校本评估管理系统(SPPBS)的操作,寻求所有管道来缓解这套系统所带给教师的烦恼。他强调,实行校本评估管理系统并非是关乎工作增多的议题,主要的问题是在教师输入资料时所面对的问题,教育部在未来一个月会继续著手改善此系统的操作模式,包括加强其操作速度,这是该部给予教师的一个保证。
《星洲日报》卡马拉纳登吁教师放心‧校本评估系统將改善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342201?tid=1
关丹中华中学关中首批151名学生在关中董事部及关心华文教育的社会人士的见证下,穿上绣上关中校徽的蓝色校服,进入由店屋改装的临时课室上课,开始初中教育生涯。
《星洲日报》首批151学生‧关中开课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342132?tid=1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叶娟呈认为,所有马来西亚学生都有权利到任何一所学校求学,因此,不该区分微型华小是否只有华裔或非华裔学生。她表示,一所学校有各族群学生就读是件好事,才能体现一个马来西亚的精神,也是较健康的情况。
《星洲日报》叶娟呈:学生有选校权利‧勿区分微小学生种族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342143?tid=1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表示,从今年起教育部将逐步落实去中央化措施,其中州教育局可动用的拨款,从原有的50万令吉,提升10倍至500万令吉。副首相表示,隨著权力下放,州教育局长日后可针对涉及学校硬体设施、款项不大的计划,自行作出决定。另一方面,针对华小师资短缺课题,慕尤丁指不仅是华小,教育部会在短期內解决各源流学校师资不足问题。
《星洲日报》慕尤丁:款额增10倍‧州教局可拨款500万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342141?tid=1
彭州华校督学陈克光说,全彭华校新学年共缺90名教师,经获批的30名额及时填补外,还是缺60名教师。陈克光表示希望近期内,教育部安排新教师到各县学校执教,以解决师荒的问题。
《南洋商报》 陈克光促教部解决 全彭华小缺60教师
http://www.nanyang.com/node/590268?tid=517
全国各地区华小新学年开学的学生人数概况
• 马六甲
马六甲野新市郊新邦木阁微型华小新学年入学新生有5人,当中华裔生仅有区区的1人,3名巫裔生及一名印族。全校共有21名学生,其中巫裔生有14人,占了半数以上,印裔一人,而华裔生仅有6人。
《南洋商报》 野新新邦木阁微型华小 21学生巫裔逾半数
http://www.nanyang.com/node/590121?tid=460
马六甲野新津津培贤华小在今日的新学年开课迎来5名新生,分别为3名华裔及2名巫族。新生当中有3人是来自柔属东甲区的越州上学的孩子。全校学生共有22人,当中巫裔生有9人及1名印裔生,几乎占了总人数的一半。
《南洋商报》 津津培贤华小5新生 3东甲华裔生越州上学
http://www.nanyang.com/node/590120?tid=460
甲市中心华小人数近10年不断减少,今年情况进一步严重,部分华小总学生人数更创新低。《中国报》是以方圆10公里作为市中心的标准,范围內的华小包括育民小学、培德小学、公教小学、圣母小学、培三小学、培二小学、香林小学、峇章小学、革成小学、平民小学、育华小学及中国公学。经过统计,只有6间华小的新生人数有增加,其余6间华小学生人数进一步下降
《中国报》市中心12所小学学生人数. 市区华小新生再少 人口往外移‧部分创新低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488257
• 吉打
吉打成杰(Singkir)培才华文小学只剩下6名学生,该校董事长陈鈿友公开表达迁校意愿,以免日后被迫自动关闭。他希望吉打州华校董联会辖下的吉中华教发展工委会,能够协助该校搬迁到其他有需要的地方,特別是华裔人口密集区,以期连带舒缓人口密集区附近原有华小学生爆满的问题。该校至今完全没有任何学生报读明年(2015)一年级,若持续没有学生来源及陆续毕业离校的话,到了2017年,该校将只剩下一名学生。
《星洲日报》董事长:剩6学生免自动关闭‧成杰培才愿迁校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342192?tid=1
• 霹雳
距离太平10余公里的乌鲁十八丁联合华小隨著两名巫裔学生六年级毕业,另两名一和二年级华裔姐妹新学年转校到甘文丁培才华小后,学生来源便已断绝。该校原本有5名教师,其中4人已在这新学年开学,分別被调派到直弄和仁丹班映华小,只剩下校长和1名教师等候被调派。这所在赛城的新校舍于505大选前动土,并预料在2016年启用。
《星洲日报》等待搬迁‧没人上学‧太平联合华小冷清清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342128?tid=1
怡保市郊的红毛丹达才华小全校有128名学生,异族学生达52%,其中今年入学的26名新生,华裔11名、印裔6名、巫裔5名、伊班人2名、卡达山人1名及原住民1名,是友族学生最多的年级。据悉,送入达才求学的多为乌鲁近打军警的后裔,虽然红毛丹有设备完好的国小和淡小,但各族家长对华小更具信心,能习得华语衔接国际需求,更能培育纪律及勤奋学习。
《南洋商报》微型学校如小社区 达才华小1班有6种族
http://www.nanyang.com/node/590300?tid=514
来自海军的东马伊班、卡达山、杜顺族子弟和印巫裔学子涌入华小就读,红土坎区的平民华小和永宁华小非华裔新生逐年增加。本律平民华小今年新学年新生共76人,但友族新生占了42人,比华裔子弟多了许多。红土坎永宁华小今年报到的14名新生中,只有5名属友族学生。永宁华小在在斯里曼绒住宅区的新校舍工程已竣工,董家教正与教育局处理着搬迁的手续问题,相信今年内可搬到新校舍上课。
《南洋商报》海军儿女报读华小 红土坎非华裔生逐年增
http://www.nanyang.com/node/590301?tid=514
2014年新学年开始,吉輦县內的10所华文小学,今年共迎来418名一年级新生,然而其中新路的维新小学,首次出现仅有一名巫裔新生报到,没有华裔新生的情况。
《星洲日报》吉輦县10华小迎418新生‧维新小学仅1巫裔新生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266776
• 玻璃市
玻璃市华小华裔新生人数持续下滑,尽管今年与去年报读州內10所华小的一年级新生人数一样,即353人,但华裔生人数却有下滑的趋势,从2012年的233人,跌至今年的219人,共减少14人。
《星洲日报》大北马 友族佔总人数38%‧玻10华小华裔新生续减少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266779
• 槟城
威北5所微型华小今年只迎来了合计61名一年级新生,其中以峇东仙托新中学校佔最多新生,共有20名华巫印新生到该校就读。由于该校董事会在数年前开始津贴学生货车载送服务(只收取象征式费用),所以该校学生人数日趋增加,目前全校学生已达98人,其中友族学生佔了35%,也是威北5所微型学校当中最多学生的华小。
《星洲日报》大北马 威北5微型华小迎61新生‧新中学校20新生佔最多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266778
人口外流,浮罗山背6所微型华小依然面对新生来源问题,其中班台亚齐振华华小只有3名新生、浮罗双溪槟榔新民华小有4名新生、浮罗勿洞华小有6名新生,但其中4名是巫裔,巫裔学生超过华裔学生。至于浮罗新路头育华小、浮罗双溪槟榔港口育才华小、浮罗勿洞大同华小,则分別有9名、14名及11名新生。
《中国报》浮罗山背人口外流 6微小新生少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488350
新学校开课第一天,槟岛一些微型小学仍然面对新生来源的问题。时中正校只有3名新生,全校只有25名学生;至于三民学校有5名新生,相比去年7名新生,今年新生人数减少,目前全校有40名学生。颍川学校则有10名新生,其中一名为非华裔,比去年的13名新生减少3名,目前全校有60名学生,同善小学则有21名新生。
《中国年》槟岛数微小没大突破 时中正校只有3新生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488139
• 彭亨
文冬郊区华小严重缺乏学生来源,其中宋溪本祖令华小和文积华小一至六年级全校学生人数皆不到60人。宋溪本祖令华小全校有58名学生,学前班有19名学生。宋溪本祖令华小今年有10名一年级新生,当中有4名是异族学生,一人是华印混血儿。文积华小今年一年级新生只有8人,其中2位是异族生,全校只有55位学生。文积华小是文冬县最偏远的乡村,位於森彭边界。
《星洲日报》东海岸 全校学生不到60人‧文冬2微小前景堪忧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266665
由于人口外流、华裔生育率降低,以致今年淡属8所华小的华裔新生人数逐渐下降。当中,双溪加旺华小仅有一名巫裔新生。
《星洲日报》东海岸 淡属8华小华裔新生变少‧双溪加旺仅1巫裔生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266691
座落在北根港口的微型学校育华华校今日开课,新生人数取得突破,在新的一年迎来8名第一学年的新生,使全校学生人数提升至21名。该校自从2008年开始最后一名华裔学生毕业后,连续5年校內清一色是巫裔学生,而今年8名新生当中,有一名是华裔与泰裔的混血儿。北根港口由於华裔人口严重流失及老化,使得该校多年来只靠当地渔村的巫裔学生维持校內学生人数。
《星洲日报》东海岸 突破往年纪录‧北根育华迎8新生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266667
劳勿10间华小学生总人数从去年的2452人减至2398人,减少54人。一年级新生则由去年的339人增加至346人,微增7人,而学前班则由213变成239,增加26人。学前班每班只限25人,除了双溪只登华小及生利华小,其他8间都设有学前班。生利华小总人数今年为91名, 比去年少5人,一年级10名新生中,有9人为原住民,1人为华裔。
《中国报》较去年少54人 劳勿10所华小新生稳定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488245
• 森美兰
郊区华裔居民纷纷往外迁,促使郊区人口老化,也造成林茂县內3所华小的华裔新生人数逐年下滑,不过,基于华小良好校风及教育素质下,吸引不少友族家长把孩子送入华小就读。林茂县是以巫裔居民佔多数,县內3所华小今年共迎来41名一年级各族新生,林茂育华30人、不叻士培华8人及高岛培德3人,其中,育华与培华两所华小都面对巫裔新生多於华裔新生。目前,不叻士培华今年全校学生人数是75人,林茂育华152人以及高岛培德31人。
林茂育华华小也有开设学前幼儿班,促使校方有更大机会吸纳更多的新生,育华今年的学前幼儿班新生共有25人,其中华裔学生11人、巫裔13人及原住民1人。
《星洲日报》花城 年轻人外迁致人口老化‧郊区华小新生逐年减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266762
波德申县今年多所华小的新生人数有增有减,靠近城镇的华小的新生持续增加,乡区地区的学生人数减少,显示新村人口外流,搬迁至发展迅速的波德申和芦骨地区。
《星洲日报》花城 波德申‧芦小波小新生增人口外流‧乡区学生人数减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266767
仁保县各华小在今日的开课日迎来一年级新生,但新生人数出现两极化现象,马口华小基于课室空间问题,只能开设三班一年级,因此只能接受111名新生,而一些学校则是面对新生下降的问题。
《星洲日报》仁保县各华小新生减‧仅马口小学被逼减少一班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266783
庇朥多所华小今年的一年级新生人数都保持原状,没有大幅度的增加或减少。县内唯一一间没有华裔学生的巴力丁宜新村华小的新生人数仍然保持3名,全数的巫裔学生。
《星洲日报》庇朥多所华小‧新生人数变动不大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26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