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零距离 作者:刘慈惠
出版日期:2005年5月
页数:172页
ISBN:983-9272-31-4
定价:RM 15
 

内容简介:
面对孩子的唱反调、不合宜的行为,您是否气急败坏,甚至大声斥责,却仍效果不彰?本书用漫画方式描绘出亲子互动时常发生的小故事,透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及对白,您将会发觉亲子沟通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作者简介:
刘慈惠——两个男孩的妈妈

学历
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麦迪逊校区
幼儿教育博士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校区
幼儿教育硕士

经历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幼儿教师
国立新竹师院助教、讲师、副教授
国立新竹师院幼教中心主任

现职
国立新竹师院幼儿教育系、所副教授

专长
亲职教育、文化与教养、
家庭与学校合作关系

文章试读:
学习用“我讯息”管教孩子
大人对孩子说的话会不会伤害孩子?其中一个简单分辨的方法是检测自己在对孩子说话时,是用“我讯息”或者用“你讯息”的方式去说?这二种说话方式最大的差异在于“你讯息”是一种“对人不对事”的说话方式,焦点在于责骂对方,隐藏自己内心对事件真正的感受。

反之,“我讯息”则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说话方式,说话者尝试把自己内心真正的感觉,坦诚地说出来,让对方可以明确的了解说话者真正的想法。比如说这个妈妈可以换个方式告诉孩子: “车子在动的时候,站起来很危险,妈妈很担心你会跌倒,请你回去坐好。” 如此孩子的感受就很不一样了。

再举一个职业妇女可能经常会遇到的一个教养情境,来说明“我讯息”“你讯息”对亲子关系的不同影响:  

亲子沟通零距离

不同的回应方式,传达给孩子不同的讯息,基本上不少人被“讲不轮转”(台语:有够番,讲不听)的孩子吵的受不了时,很容易有A妈妈的反应, 如此处理的方式,往往容易造成亲子两败俱伤——因为在妈妈的挫折与怒气下,小孩所接收到的讯息是:“妈妈一定觉得我很讨厌,很烦人,我是一个坏孩子,妈妈不喜欢我。”如此的回应可能使得孩子更加哭哭啼啼,大人则怒气余波荡漾,觉得养孩子真的有够麻烦。

反观,B妈妈回应的方式,是克制了自己的情绪,就事论事,不因自己的状况不佳而迁怒于孩子,选择把自己无法做到,需要孩子帮忙的地方说给孩子明白,那么小孩子接收到的讯息是:“妈妈不是不想跟我玩,她现在好累,需要先休息一下。我可以帮妈妈一个忙,自己先去玩,等一下妈妈休息好,我们就可以一起玩了。”如此的回应一方面引导孩子培养同理心,一方面让孩子觉得妈妈很爱我,我不是一个不乖或令人厌烦的孩子。

目录:
缘起:许孩子一个未来/姚丽芳
推荐序/简楚瑛
作者序

Part 1 技巧篇
1.妈妈叫我出去,她是不是不要我了?——避免把“你给我……”当口头禅 
2.为什么都是我的错? ——用正面讯息代替负面讯息
3.我很痛,也很怕,可以哭吗? ——允许孩子的情绪可以适度的宣泄
4.我并不想吵,我只是很无聊——掌握孩子的注意力,亲子互动更轻省
5.妈妈和爸爸,我到底要听哪一个—— 夫妻角色互补,孩子更有安全感
6.我考不好,我很笨,所以不能买玩具? ——避免以学习结果否定孩子的能力
7.我觉得不错啊,为什么妈妈不喜欢? ——运用同理心,沟通更有效

Part 2 观念态度篇
持平常心面对手足冲突
爱孩子,可以不伤害孩子
从input和output的概念谈教养
赢在起跑点这么重要吗?
从“幼儿美语风潮”谈父母如何看孩子的学习

Part 3: 亲子手记
一个失误可以化为一份幸福
妈妈,我终于相信你了——爱他,等他自己愿意!
被了解有什么重要?——听听孩子怎么说
带孩子看病记——童言童语读亲情
孩子的学习天地——弦乐团中的趣事
小小帮手温暖我心
孩子爸爸出差的日子


教总会歌

因为明天

联络教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地图/谷歌地图
电邮:info@jiaozong.org.my
电话 : 603-87362633 传真 : 603-8736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