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
第130期 |
——孩子书名:《孩子》双月刊 ——期数——:第130期 ——出版——:教总 |
文章精选:
谁来当模范生?
谁来当模范生?
品学兼优的?
为学校摘冠的比赛常胜军?
热心助人者?
社团领袖?
品行或学业有大跃进者?
抑或经过全班/全校同学投票海选出来的?
“模范生”
在这个闪亮的光环
设计的底下
蕴含着怎样的议程与心意?
在执行的程序里,
我们是鼓励了更多孩子去认识自己,突破自己,变成阳光孩子?
还是仅仅鼓励了寥寥无几的孩子,变相地暗示众多的孩子“你不够好”、“你不能”等?我们是强化了孩子想要向上向善的积极性,
还是窄化了孩子对“模范”的理解,限制了他们的学习范围,阻隔了他们的视野?
又或,我们也限制了模范生潜能的发展性,或助长了孩子的名利心?
或为了保住光环而不敢跨大步做更多新的尝试,
个人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变得保守?
模范生
究竟可变成美好的设计
还是走向幽暗的影响
抑或,已经沦为一种年度作业形式?
年末,且让我们跟随本期4位话题作者一起深思这
个课题。
内容目录: |
校园与教育education |
|
4【孩子PEOPLE】林晓薇 |
音乐人周金亮 今夜,亮了情 |
11【专题谈论馆】编辑部 |
谁来当模范生? |
12【社会心角度】尤薇妮 |
模范生的准绳是"完美"? |
14【文化心角度】林润崧 |
在模范生与傀儡之间 |
16【媒体心角度】李丽燕 |
活出独特而极致的自己 |
18【家庭心角度】江美霞 |
模范生,还要选吗? |
20【教育思辨】郭富美 | 妈,可以买手机给我吗?——学习与孩子协商 |
22【洪兰看教育】洪兰 |
期望过高会逼出谎言 |
24【品格教育】黄碧莹 |
美好人际关系从倾听与同理开始 |
26【游戏治疗】郑如安 |
同理孩子真正的感受与需求 |
28【苏明进看教育】苏明进 |
同一个高度 |
30【生涯教育】邓志平 |
亲职教养对孩子生涯发展有正面影响 |
32【学习障碍】李莉莉 |
与过动(ADHD)问题很相像——立性反抗行为(ODD) |
36【教师自我照顾】余洁琦 |
太累时,一个人去旅行 |
38【教育热点回顾】余裕忠 |
教育部应尽快公布 |
39【教育评论】梁胜义 |
卅年一弈,当作何博 |
家庭与教养home |
|
42【台湾教育心】张文芳 |
孩子和学校适配吗? |
48【善言良语】满亚法师 |
家务是让空间赏心悦目 |
50【茹素家庭】黄雪晶 |
餐桌底下的炸弹(下) |
52【外籍父母经】黄爱明 |
从生活细节中实践礼仪教育 |
54【公民绘本行】骆淑慧 |
《日渐沉没的乐园——吐瓦鲁》 |
56【性教育】蔡秀琴 |
我家有个青春期儿子 |
58【夫妻关系】马秀清 |
两性差异 了解越深,关系越妙! |
60 【当孩子病了】紫竹 |
隔空有力的陪伴 |
亲子与生活life |
|
63【孩子要画话】周满辉、林菁菁 |
人物画的滋味! |
66【生态教育心】李伟文 |
生命总会自己找到出路 |
68【亲子游戏乐】阮碒淯 |
亲子家家酒,玩出古早味 |
70【简爱小便当】叶敬美 |
比利时鲜甜的列日糖浆! |
72【亲子来共读】编辑部 |
惊喜藏在生活中 |
代理待优,欢迎接洽教总出版组
订购/成为代理热线
电话:03 8736 2633
传真:03 8736 0633
电邮: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