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
第134期 |
——孩子书名:《孩子》双月刊 ——期数——:第134期 ——出版——:教总 |
文章精选:
妈咪,你快乐吗?
妈咪的生涯跷跷板
专题记者/刘蕴菁
我记得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从职业妈妈变成全职妈妈梁晓慧对我说:“不管我是职业妈妈还是全职妈妈,我都是一个24小时的妈妈。”我也记得她说过的另一句话:“为自己做的事找到意义。”
每一天,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花在家庭与孩子的身上,仅用零碎的时间阅读与学习。她不刻意为自己安排一段个人时间,是因为每一个她教养孩子的小成果,都是她的成就;每天阅读几页的书,也能让她累积智慧。她在“服务”家庭为重的生活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并且希望将来能在社区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当担任幼儿园园长的职业妈妈李淑仪告诉我,她学习和从事幼儿教育是为做妈妈而准备,职业生涯是附属的时候,我感到意外。即使后来她生了小孩,也没有停止工作。因为她认为工作和孩子是一体的。她的工作忙碌,但她把握每个短暂的机会,尽可能与孩子说话和分享,也用心计划活动与孩子一同探索。她陪伴孩子成长,也同时发展事业,因为她相信每个人活下来都是要成就自己的。
“结婚生小孩原本并不是我所规划的人生。”但是何婉菁依然欣喜地迎接一个又一个小生命走入她的人生。她与丈夫耕种有机蔬菜,让孩子接受在家教育,她是农耕者、是孩子们的老师,更是一位热爱生活的母亲。她想让孩子拥有与她一样快乐的童年、享有自由的教育,以及健康的食物和居住环境。她用最真诚的态度对待大自然、教育孩子以及对待自己的人生。
当我回想这三位母亲的分享,我不由得想起陈如湘所说的选择、调整期待以及调适心情。的确,人生是无法做长远规划的,而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做出选择、调整和调适。
而在调整期待与调适自己之后,才能够感到快乐,享受做一位母亲,甚至活出自我。就像这三位母亲一样,她们都在真实地实践这个道理。
我相信,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母亲,她爱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而孩子们也同样地爱着妈妈。
如果母亲希望孩子健康、快乐,那么孩子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享受生活、活出自我的母亲!
祝天下的妈妈,母亲节快乐。
内容目录: |
校园与教育education |
|
5【本期专题】专题记者/刘蕴菁 |
妈咪,你快乐吗? |
14【教师自我照顾】余洁琦 |
运动吧!带走疲累带来幸福感 |
16【教育热点回顾】余裕忠 |
雪25国中华裔生逾50%,华文纳正课 |
18【生涯规划】邓志平 |
照顾者情绪稳定,有益孩子成长 |
16【媒体心角度】李丽燕 |
厕所也可以充满喜悦 |
18【生涯规划】邓志平 |
孩子的生涯决定是谁的事? |
20【中学生涯规划】李晓诗 | 兴趣与能力,缺一不可! |
22【洪兰看教育】洪兰 |
环境也能改变孩子脾气 |
24【苏明进看教育】苏明进 |
午餐时的一堂同理心课程 |
26【科技好老师】李莉莉 |
让孩子善于游走在真实与虚拟之间 |
28【语文这么学】邓珮君 |
学习语法,见树还是入林? |
30【游戏治疗】郑如安 |
游戏不只是游戏! |
32【特殊教育】刘娉妤 |
就用平常心接纳他们 |
34【老师绘本下午茶】骆淑慧 |
可以天天不挨骂吗? |
36【教育评论】梁胜义 |
李白的华文考A了吗? |
家庭与教养home |
|
38【善言良语】满亚法师 |
说给自己听的话,怎能不诚信? |
44【夫妻好关系】马秀清 |
亲爱的,我的期待又落空了…… |
46【陪伴青春期儿子】江美霞 |
火车迟到了 |
48【陪伴青春期女儿】郭富美 |
在争取与让步之间学习 |
50【爸爸我想你】梁晓慧 |
玩具买不买? |
52【性教育】蔡秀琴 |
还他们一个自在的天空 |
54【性别平等】蔡持兴 |
我的孩子是同志? |
56【爸妈生病时】廖翠薇 |
最好却忍痛的决定 |
58【当孩子病了】紫竹 |
舒缓自己,去听见眼泪 |
60【情绪管理】叶淑铃 |
倾听情绪,就听见了我自己! |
亲子与生活life |
|
63【亲子来共读】编辑部 |
不一样的 |
64【厨房实验室】童心乐 |
无心插姜姜飘香 |
66【茹素家庭】黄雪晶 |
我家厨房无蛋无奶无蜂蜜 |
68【好书大家看】 |
让天赋发光 |
70【生态教育心】李伟文 |
提着灯笼飞翔的小精灵 |
代理待优,欢迎接洽教总出版组
订购/成为代理热线
电话:03 8736 2633
传真:03 8736 0633
电邮: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