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沈慕羽教师奖得奖人简介

1.全心投入教学工作,无私奉献华教事业---杨万荣校长

杨万荣校长,1945年出生于槟城,目前是槟城华校教师会永久会务顾问。

杨校长1966年师训毕业,先后在新村、乡镇、市区、农村、渔村等不同地区的华小执教。不管是被派到什么学校,甚至是必须每天来回四、五个小时路程的偏远学校,杨校长始终坚守教学的岗位,用心把学生教好,认真把学校的工作做好,没有任何怨言。

1987年,被擢升为校长。杨校长首先在浮罗育华小学掌校,1989年被调去日落洞培新华小,1998年又被派往槟城中华B校,并于2000年荣休。杨校长积极策划校务,并针对个别学校的特性和需求,展开特定的计划和活动,努力改善教学的成效,提升学校的素质,而且特别强调爱心教育,重视学生品格的塑造,并在三机构的密切配合下,共同发展学校软硬体设施,让莘莘学子受益。在杨校长的努力经营下,这三所学校都取得了不俗的表现,并获得大家的赞许和肯定,在在展现了杨校长卓越的办校能力。

尽管是忙碌于教学工作,但杨校长还是积极参与教师团体活动,为华教事业献出心力。他曾领导槟城日间师训毕业教师会和槟城华校教师团体联合工委会,积极推动会务和学艺活动,并为教师争取应有的福利。

此外,杨校长也是槟城华校教师会的中坚份子,从担任教师会执委、文书、总务、主席,到今天被委任为永久会务顾问,杨校长在教师会已超过40年,并做出了许多贡献。1980年,杨校长以教师的身份被推选为教师会主席,打破了教师会主席一向由校长担任的传统,在在反映了杨校长的魄力,并深受大家的认同。在位期间,他广招会员、致力于促进各教师组织的团结、积极推广教师活动,并全面支持和参与捍卫华教权益的各项工作。杨校长也曾经担任教总多届副主席,积极参与教总的活动。

2000年,杨校长从教学岗位退休,但他服务华教的步伐并没有停止。2001年,槟州筹募新纪元学院发展与建设基金委员会成功为新纪元学院筹获200多万令吉,杨校长担任总务,负责规划筹款策略、主持秘书处工作,是幕后的大功臣。

为协助州内华文教育的发展,槟州政府于2001年设立了槟州华文教育工委会,杨校长被委为总务,并兼任华小和独中发展小组主任,直到2008年为止。这段期间,他积极跑动,成功团结了州内各个华教组织和华教同道,共同为槟州华教的发展贡献力量。

2007年,槟州华教组织倡议成立槟州独中教育基金会,杨校长再次被委以重任。他负责草拟章程和进行筹备工作,并在基金会正式成立后被选为总务,直到2011年3月才卸下此重担。杨校长把槟州五所独中组织成一个大家庭,统筹统办各项活动,包括主办独中教师专业课程和师资培训班、五独中联合运动会、球类比赛、文娱晚会等,不但促使五所独中发挥了精诚团结的精神,更是促进了独中的正面发展,并让北马地区的家长对独中教育有所改观。

杨校长自踏入杏坛以来,在教学上尽心尽力,也积极参与推动华教发展和争取华教权益的工作。他退而不休,对华教不弃不离,出钱出力,继续为华教奉献。数十年来,杨校长总是默默耕耘、任劳任怨,不计报酬、不为名利,把光芒留给他人,自己则退居幕后。杨校长的付出,深获大家的肯定,并于2004年荣获槟州模范教师奖,以表扬他对教育和国家所做出的贡献。

杨万荣校长对教学工作全心投入的态度,对华教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年轻老师和华教工作者应该效仿和学习的楷模。

杨万荣校长执教记录
年份 执教学校
1967年 - 1970年 吉打巴东伦武马华华小教师
1971年 - 1972年4月 槟城双溪尼蒙光华华小教师
1972年4月 - 1977年 槟城协和华小教师
1978年 - 1979年 槟城威南武吉淡汶敬群华小教师
1980年 - 1981年 槟城威南高渊港口毓英华小教师
1982年 - 1984年 槟城丽泽华小A校教师
1985年 - 1987年9月 槟城新港崇正华小教师
1987年9月 - 1989年11月 槟城浮罗育华华小校长
1989年12月 - 1998年4月 槟城培新华小校长
1998年4月- 2000年6月 槟城中华华小B校校长

2.凝聚砂州华小教师力量,促进东西马华教的互动 ---邓万秋校长

邓万秋校长,1946年出生于砂拉越诗巫。

邓校长于1965年开始在诗巫卫理中学执教,1974年被委为教育厅考试主任长达18年之久。1992年,他被委派到诗巫育德华小担任校长,并于2002年荣休。虽然从教学岗位退下,但邓校长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华教的工作。他继续领导砂拉越华小教师会联合会(简称砂教联),并担任教总副主席,在推动砂拉越州内华教工作的同时,也积极促进东西马华校教师的互动和联系,对华教的发展贡献了许多力量。一直到2011年5月,邓校长才卸下砂教联主席和教总副主席的职位,并被委任为砂教联永久会务顾问。

有感于华教发展的困难重重,邓校长认为华小教师必须团结起来,以壮大争取华教的力量。因此,邓校长出任华小校长后,就马上加入诗巫华人教师会,对他来说教师会是团结老师的重要平台,更是肩负着争取华教权益的重要使命。但是,当时的教师会并不活跃,不但老师很少加入成为会员,而且也不了解本身作为华校教师在捍卫华教上的使命。邓校长对此感到忧心忡忡。

1995年,邓校长被选为教师会主席后,即着手大事革新,不但广招会员,也积极展开活动,加强老师对华教的认识和热爱,并组团前往西马进行教育考察和交流,促进东西马华小的联系,以及配合教总安排老师远赴中国及台湾参加研习班,强化老师的专业,以提升教学的品质。为了让教师会能够在没有后顾之忧下永续经营,邓校长发动筹款运动来购置会所,通过以会养会的方式来稳固教师会的经济来源,为后人铺下康庄大道。邓校长也倡议永久会员制,以巩固教师会的组织,并加强会员的归属感。

为了团结全国华小的教师,并加强教总的组织,邓校长主张砂拉越州所有的教师会必须加入教总。在邓校长的领导下,诗华教师会于1996年加入教总,是教总第一个来自东马的属会,并奠定了教总走入东马的基础,不但对完善教总的组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更是教总全面涵盖全国各州华校教师的重要里程碑。

在1996年之前,砂州只有3个教师会,即诗华教师会、泗里街教师会和马拉端教师会,而且都是各自为政,鲜有来往。邓校长深深体认到,若要让砂拉越州华教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把州内所有华小教师凝聚起来,统一步伐,向当局争取华教权益。因此,邓校长认为每一个省份都必须设立教师会,而且还要成立联合会,把州内各个教师会联系起来,以壮大教师会的组织和力量。

有鉴于此,在积极发展诗华教师会的同时,邓校长也开始走访砂拉越州各个省份,鼓励和协助成立各省教师会,同时也积极筹组砂拉越华小教师会联合会。在邓校长的努力和带动下,砂拉越州先后成立了晋汉省教师会(1997年)、斯木省教师会(1999年)、美里教师会(2001年)及民都鲁教师会(2007年)。而砂教联也于2002年正式成立,不但让砂拉越有了完善的华小教师组织,也奠定了华小教师在争取华教权益上的重要角色,更是有助于华教在各方面的积极发展。

邓校长在接任诗华教师会主席时曾表示:"加入教总、购置会所以及成立砂教联"是他的三个梦想。在任期内,邓校长一一完成了这些心愿。砂拉越州内各省份的华小教师原本是关系疏离、很少往来,和西马华教的联系更是完全脱节,这种现象在今天得以改善,不但展示了砂拉越州内华教发展的新面貌,并带动了东西马华文教育的正面发展,最大的功臣就是邓万秋校长。

邓万秋校长执教记录
年份 执教学校
1965年1月 - 1974年9月 诗巫卫理中学教师
1974年9月 - 1992年5月 先后在诗巫、泗里街、林梦及加帛教育厅担任考试局主任。
1992年5月 - 2002年12月 诗巫育德华小校长

3.展现卓越领导魄力,献身华教华团事业---彭忠良校长

彭忠良校长,1954年出生于吉隆坡增江新村。他热衷于文艺青年活动,从中学时代就培养了对文化教育工作的热爱。中学毕业后,他去当临教,然后进入师训学院受训,并于1977年正式开始教学生涯。1986年被调升为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华文组官员;1989年被派到吉隆坡大同华小担任副校长;1991年被擢升为校长,先后在增江中区一校及吉隆坡崇文华小掌校。1995年被派到州立华小担任校长至今。

彭校长坚持"以人为本"的平衡教育理念,他强调教育的功能必须是培养学生在智育和身心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和能力,彭校长在州立华小掌校时,毅然减少英文和国文补习班的上课时间,以便学生能够参与课外活动,结果引起一些家长反弹,担心会拉低学生的成绩。彭校长没有放弃,他在压力下坚守信念。他强调,教学的成效不是决定于上课时间的多寡,而是取决于教学的素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但成功为学生开创一片新天地,让学生的多元潜能得以发挥,更成为许多学校竞相仿效的办学模式。

事实证明,学生的成绩不但没有退步,反而提升了对学习的热忱;不管是在学术性的比赛,或是文艺体育活动的竞技,都在国内外获奖无数。其中,机械人队伍更是多次代表国家出赛,并两度赢得世界冠军、一次世界亚军及一次亚洲冠军。州立华小也因为在各方面的优越表现,而于2007年赢得教育部全国希望小学城市组亚军,以及在2011年获得第四期全国卓越示范小学的殊荣。

彭校长非常重视董事会、家教协会和校友会三机构的角色,并在大家的密切配合下,使得学校在软硬体的发展上一应俱全,提供了完善的学习和教学环境;而且非常关注教师的素质,董事部每年都拨出5万令吉作为教师培训基金,鼓励老师们进修。彭校长对教育的真诚与热忱,感动了董事、家长、校友和老师,并组成了强大的团队,大家共同努力,一起把学校办好。彭校长表示,正是这份团队精神造就了州立华小今天的成就。

在忙于校务的同时,彭校长也活跃于文教组织,并曾担任教总多届常务理事。2006年,爆发了"董校风波"事件,在此全国校长职工会面对种种压力的非常时期,彭校长毅然接下总会长职的烫手芋,挑起了领导校长们继续前进、积极服务华教的重任,在在展现了他那不畏艰苦,敢于承担的魄力。

彭校长克尽厥职,对维护华教的使命,更是义不容辞。虽然因为公务员的身份而受到局限,但在华小的课题上,彭校长总是在教育部的会议中仗义执言,对不利华小的措施提出反对。例如在反对增加华小国语节数、争取增加华小英文节数、要求各源流小学恢复以各自的母语作为数理科教学媒介语等等的课题上,彭校长所领导的全国校长职工会都与教总密切配合,并向教育部力争,极力维护华小的权益。

此外,彭校长也积极参与华团活动,为华社服务。他早在80年代就开始担任雪隆广东会馆董事,并在90年代领导广东会馆青年团,积极推展青年和文艺活动,为青年团的蓬勃与永续发展扎下根基,不但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带动了年轻一代积极参与乡团活动,避免乡团走向式微。彭校长从1998年起被选为广东会馆总秘书,负起推展会务的重任,对广东会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彭校长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无论是掌校、领导全国校长职工会,或是参与雪隆广东会馆,他总是抱持认真的态度,并发挥卓越的组织和领导能力,无怨无悔地为学校、为华教、为乡团奉献最大的力量。彭忠良校长足以成为其他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彭忠良校长执教记录
年份 执教学校
1977年1月 - 1979年12月 彭亨双溪热力华小教师
1980年1月 – 1981年12月 彭亨武吉丁宜华小教师
1982年1月 - 1986年3月 吉隆坡增江南区华小教师
1986年3月 - 1989年3月 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华文组官员
1989年3月 - 1991年2月 吉隆坡大同华小第一副校长
1991年2月 - 1992年7月 吉隆坡增江中区华小一校校长
1992年8月- 1995年3月 吉隆坡崇文华小校长
1995年4月- 至今 吉隆坡州立华小校长

4.校园文学领航人 .用热忱春风化雨—— 廖国平老师

廖国平老师,1960年出生于柔佛永平,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及师大教育学分班毕业,目前是居銮中华中学高中华文科主任。

自小就立志要当老师的他,以一腔热血投身杏坛,为的是要当一名自己心目中的模范教师,给下一代最好的教育,传承中华文化的薪火。二十多年来,这份信念始终不变。

执教初期,热情洋溢的廖老师,巴不得要把所知所学,全部灌输给学生,还大量补充教材,满以为教得越多,学生就获得越多,考得越好。考试成绩出来了,才知道教学不是这么一回事,不能只有"量",而没有"质";不能只顾"喂饱",而不管"消化"。有所体悟后,廖老师调整心态,改变教学方式,以慢替快、以少取多,注重学生的吸收能力,确保学生真正学有所得。今天,廖老师既生动又充满创意的教学,深受学生爱戴。"上过廖老师的课才等同真正上过华文课",这是学生对他最真实的赞誉。

为了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廖老师带领老师们积极鼓励班上每一位学生参与各大小创作比赛,因为"不能总是只有几个常胜军在写。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动笔写,到最后作文一定会有所进步。"虽然教学工作繁重,但无论是统筹、催稿、收稿或寄稿等工作,廖老师事事躬亲,更是以身作则发表文章,为学生树立楷模。

廖老师极力打造校园文学的氛围,通过种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产生兴趣。他倡导各班级在校园的凤凰树下"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以花草为景"朗诵诗歌创作,不但是化解学生对上台朗诵的胆怯,更是把朗诵变得好玩和流行,打破学生对朗诵的刻板印象。顿时,校园处处传来朗诵声,伴随着连连喝彩声,文学的气息慢慢散发,弥漫整个校园。

在廖老师的指导与协助之下,銮中每年出版《传火》系列文集,作为学生创作的重要平台,并让学生的作品广为流传。从筹措出版经费、组稿、编辑到排版工作的不容易,道尽了文学路的坎坷。但是大家都没有放弃,一番心血后,终于付梓出版,并深获好评,更是多次荣获星洲日报学海杯刊物奖。

文学的根,就是这样深植于銮中的沃土上,在汗水和泪水的交杂灌溉下,逐步茁壮成长,而有今天的成绩。廖老师深信,唯有将文学风气推至极盛,才有可能诞生不朽的作品。因为这一分坚持,近年来,銮中学生频频在国內外文学创作比赛得奖,让大家称羡不已,并让銮中享有"文学的奇葩"之美誉,也带动了居銮文学创作的风潮。这当中,被誉为"校园花踪"的銮中文学奖,每一年全校都有超过百分之廿的学生参赛,大大提升了校园创作风气。

銮中的文学教育除了获得学校董事、校友、校长和老师的倾力相助与支持,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外,廖老师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幕后推手,也是灵魂人物。 "文学是如此美丽动人,我不想独享",只要有需要,廖老师非常乐意到各地教授学习中文与写作的诀窍,和大家一起努力推广文学教育。

廖国平老师是校园文学教育的领航人,为国家培育文坛新秀,让马华文学在国际舞台上继续绽放异彩。他更是文化的传薪人,点燃了下一代学习中文的火种,让莘莘学子得以亲炙中文的美、方块字的魂,让中华文化的香火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用真情启迪智慧,用青春献身教育,走过20多年的教育风雨路,廖国平老师依然是满腔热血,情牵杏坛、心系华教!

廖国平老师执教记录
年份 执教学校
1985年 - 1989年 雪兰莪巴生兴华独中教师
1990年 -  至今 柔佛居銮中华独中教师

尊师重道运动

教总会歌

因为明天

联络教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地图/谷歌地图
电邮:info@jiaozong.org.my
电话 : 603-87362633 传真 : 603-8736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