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总于2025年6月4日,在森美兰波德申召开第74届会员代表大会。来自全国40个属会的代表一致通过以下的提案:
- 大会吁请教育部在制定2026-2036年新教育发展蓝图时,秉持多元文化教育原则,确保各族群的母语教育得到公平发展。与此同时,新教育发展蓝图的制定,也必须正视我国教育在国际评估计划表现不佳,以及世界银行报告揭露我国学生学习成效不足的问题,以采取必要的改革措施,全面提升国家教育的素质,并增强学生的表现和竞争能力。
- 大会吁请教育部在制定2027年小学新课程纲要时,必须符合各源流小学采用不同教学媒介语的特征和实际需求,并依据全球教育发展的趋势,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校本评估优化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确保学生在全球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备强大的竞争力与创新能力,并足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 大会吁请教育部正视近年来多个州或县教育局调动资深老师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并全面检讨资深教师调动的措施和执行方式,包括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善,确保符合学校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并保障资深老师的福祉。
- 大会吁请教育部正视华小派来过多马来文老师的问题,并促请教育部必须根据学校有关科目老师的空缺和实际需求来调派适合的老师,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并确保教学的顺畅进行。
- 师资短缺问题
5.1 大会吁请教育部恢复以往做法,拨款让各校根据实际需求聘请临教,并交由各州或县教育局审批,以在第一时间填补教师空缺,减少对学生学习进度的影响。与此同时,大会也吁请教育部开办假期师训班,让这些临教在学校假期接受培训,以取得合格教师资格,有效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
5.2 大会吁请教育部提供充足的全年拨款,以便学校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短期雇用计划(MySTEP)聘请代课教师,及时填补因产假、病假等因素导致的短期师资空缺,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受影响。
5.3 大会吁请教育部改善目前苏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学中文教育系及马来亚大学教育文凭课程(中文科)毕业生的调派机制,以加快新教师的调派进程,确保中学的华文师资空缺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填补。
5.4 大会吁请教育部调升母语班教师的津贴,以符合市场待遇的合理化需求,并鼓励更多人担任母语班老师,以保障母语班的正常运作。
5.5 大会吁请华社和华团关注华小师资短缺,以及中学华文老师不足的问题,并积极响应“我要当老师”运动,鼓励华裔子弟踊跃申请成为中小学的老师。
- 华小建校及微型华小搬迁
6.1 大会吁请教育部尽快和妥善处理已经获得批准增建及搬迁的“10+6”华小事宜,并加速相关建校程序,确保新校舍早日落成,造福学生。
6.2 大会吁请教育部制度化增建华小,并参照国小的兴建模式,根据需求,在人口密集及新兴住宅区拨地拨款兴建华小,以确保选择华小教育的各族群家长,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
6.3 大会吁请教育部制定完善的微型学校搬迁机制,并拨款拨地协助没有学生来源的各源流微型学校,包括微型华小迁移至有需求的地区,以利学校的重新发展。
- 大会吁请教育部采取具体行动,切实解决教师行政工作依然繁重的问题,以便老师能够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专注于教学工作,并全面提升教学的成效,以利国家教育的长远发展。
- 大会吁请政府承认华文独中统考证书,并作为进入公立大学的资格之一。与此同时,大会也吁请政府批准兴建更多华文独中,以满足国民对独中教育的迫切需求。
- 大会吁请政府重新检讨大学预科班的收生政策,并以学生的绩效、经济条件、城乡差异等因素作为入学的考量和标准,以让各族群学生自由报读,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