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2017年10月26日,时任教育部长拿督斯里玛哈兹尔卡力宣布政府批准增建10所新华小,以及搬迁6所微型华小至华裔人口密集区。

2018年5月9日全国大选后,希盟成为执政党。希盟政府执政期间对当时国阵政府批准的“10+6”华小增建和搬迁计划进行检讨和变动,包括更改一些新华小的建校地点等等。与此同时,2020年喜来登政变的政治局势演变,以及后来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对建校迁校本来就面对教育部单元化教育政策诸多阻扰的华小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建校进度深受影响

 图:东方日报(20171026日)

事实上,华小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环,其合法地位获得《联邦宪法》的保障。因此,尽管政权更迭,但无论是由哪一个阵营执政,都有义务维护各族群的母语教育发展,包括落实增建和搬迁微型华小,这是不可推诿的责任,尤其是对于教育部已经批准的建校和迁校计划,更是政府必须付诸行动,积极加以完成的。

遗憾的是,“10+6”华小增建和搬迁计划自2017年10月宣布以来,一直到今天已有六年之久,却仅有一所新华小和一所搬迁华小的新校舍已经落成启用。这么多年来,由于教育部没有定期公布上述建校迁校计划的进展,华社也无从知道有关计划的实际进度。有鉴于此,董教总特针对“10+6”华小增建和搬迁计划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加以发表,希望华社给予密切关注,结合大家的力量,促使教育部尽速完成这些华小的建校和搬迁计划。


210所新华小建校进展

政府原先宣布增建的10所新华小分别是坐落在雪兰莪和柔佛各5所华小。在雪兰莪兴建的5所新华小是李莱生华小、征阳华小、敦翁毓麟华小、敦林苍佑华小,以及朱运兴华小。至于批准在柔佛兴建的5所新华小则有郭鹤尧华小、沈慕羽华小、敦李孝式华小、陈嘉庚华小,以及谢华华小。

无论如何,上述的10所华小建校计划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尤为严重的是,柔佛陈嘉庚华小的建校准证在希盟执政时期,在教育部没有对外宣布的情况下,悄悄地转让给彭亨关丹中菁华小分校,以成为中菁华小二校。这也意味着原本宣布增建的10所新华小,只剩下9所。

2.1柔佛华小建校概况

位于柔佛新山依斯干达布蒂里双威城市的谢华华小于2022年5月10日正式开课,是新华小当中第一所竣工启用的华小。该校的建校经费由双威集团承担,目前学生人数逾500人。

谢华华小于2022510日正式开课。

至于柔佛其余三所新华小,即沈慕羽华小、郭鹤尧华小,以及敦李孝式华小的建校工程则出现种种状况,包括工程被搁置、更换建校地点等等,以致影响了建校进展。有关华小的建校委员会都已向有关当局申请重新展开建校计划,包括处理土地转名手续等等,惟目前这些华小还没有正式动工建校。

这当中,建校地点位于新山巴西古当东美丽町新镇(Meridin East)的沈慕羽华小,当时在政府宣布批准兴建后,就率先于2018年3月进行动土礼。但在希盟执政期间,教育部以沈慕羽华小与搬迁至马赛城的新廊华小只有2公里距离为由,认为没有兴建华小的迫切性,因此搁置了沈慕羽华小的建校工程。随着新廊华小的学生人数从2020年3月启用时的大约400人,增加到目前的700多人,显示了当地居民对华小的迫切需求,因此,教育部必须马上兴建沈慕羽华小。

沈慕羽华小率先于20183月进行动土礼,但在希盟执政时期,建校工程被搁置

事实上,新山和巴西古当都是华裔人口密集区,当地华社九十年代开始就已经积极向政府争取兴建华小,并取得一定的成果。2000年至今,新山(包括巴西古当)的华小数目从20所增加到30所,当中3所是新增建华小,另外7所华小则是从新山区以外的微型华小搬迁到当地。随着这些华小的落成和启用,成功舒缓新山和巴西古当华小学生过去严重爆满的问题。

无论如何,新山和巴西古当依然面对华小不足的问题,学校学生人数过多。当中就有5所的华小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以及2所华小的学生人数超过3000人。

因此,教育部必须马上兴建沈慕羽华小、郭鹤尧华小和敦李孝式华小,以解决当地华小不足的问题。

2.2雪兰莪华小建校概况

在希盟政府执政时期,教育部于2020年1月把原本建校地点在雪兰莪本查阿南(Puncak Alam)的敦林苍佑华小改到槟城大山脚的阿尔玛。因此,原本在雪兰莪批准兴建的新华小数目也从5所减少到4所,即李莱生华小、征阳华小、敦翁毓麟华小,以及朱运兴华小。

截至目前,位于斯里煤炭田镇(Bandar Seri Coalfields李莱生华小、雪邦征阳华小,以及瓜冷金务大湾城(Gamuda Cove)敦翁毓麟华小的建校工程还未展开,这些都是屋业发展新区。

近来,居住在本查阿南和斯里煤炭田镇的居民也向董教总反映当地没有华小的困境,造成家长必须舟车劳顿,把孩子送到十多公里外的华小就读。这显示了有关地区迫切需要华小,教育部应该马上启动在有关地区兴建华校的工程,毕竟有关的建校计划早已获得教育部的批准。

朱运兴华小的建校工程则是一波三折。该校最开始的建校地点是在雪邦县的蒲种布特拉柏迈花园,但在希盟执政期间,教育部基于当地没有需要华小的急迫性,因此把朱运兴华小建校地点改在金銮镇。然而,就在朱运兴华小于2021年10月期间展开建校工程时,教育部又突然发函指示该校停止建校。教育部的理由是要重新审核朱运兴华小的数据资料及所有文件,以厘清该校搬迁至现有的地址,是否符合标准作业程序。

董教总认为,朱运兴华小从一开始获得批准兴建、更换建校地点,以及到动工兴建都是在教育部的批准下才进行的,一切都是依据教育部所制定的作业程序,最后建校工程却半途中出现变卦,让人深感不满。

此外,朱运兴华小建委会也于2022年1月入禀吉隆坡高庭,针对教育部发出停工令申请司法审核。由于目前案件还未了结,以致朱运兴华小的建校工程无法进行,停滞不前。

2.3槟城华小建校概况

虽然教育部于2020年1月把敦林苍佑华小的建校地点改到槟城大山脚的阿尔玛,但却没有提供校地建校。至今已过了三年,该校仍然面对没有校地来展开建校工程的问题。

阿尔玛附近华小的学生人数已经达到饱和,而且当地仍然有屋业发展,因此非常需要增建华小。


36所微型华小搬迁进展

在教育部2017年10月批准6所微型华小搬迁的名单中,有4所华小是“跨州搬迁”,包括了吉打成杰培才华小(搬迁至柔佛)、霹雳务边培民华小(搬迁至雪兰莪)、霹雳太平益华华小(搬迁至森美兰),以及森美兰利民济礼仁园华小(搬迁至雪兰莪)。

另外2所华小则是在州内进行搬迁,即彭亨关丹班珍华小和柔佛武吉甘蜜新廊华小。

       a. 新廊华小

截至目前,只有新廊华小成功完成迁校计划,从东甲武吉甘蜜搬迁到巴西古当马赛城。新校舍于 2020 年 3 月落成和启用,是“10+6”增建和搬迁华小计划当中,最快完成建校工程的学校。目前学生人数逾700人。

新廊华小于2020年3月成功从东甲武吉甘蜜搬迁到巴西古当马赛城。

       b. 培才华小

吉打成杰培才华小于2015年因没有学生来源而停办。虽然该校董事部在学校停办前已经想方设法寻求迁校,但都不成功。

在停办约两年后,培才华小于2017年10月获得批准搬迁,从北部迁移到南端的柔佛依斯干达公主城武吉英达花园。该校于2021年1月15日动工兴建,目前建校工程还在进行中,预计2024年可以启用。

事实上,武吉英达花园是一个华裔居民为主的住宅区,由于没有华小,造成家长必须舟车劳顿,把孩子送到较远的华小就读。当地的家长也曾于2017年4月展开签名运动,要求增建华小。因此,一旦培才华小落成启用,将对当地家长带来很大的方便,让孩子得以就近上学。

培才华小从吉打搬迁到柔佛新山武吉英达花园,新校舍即将完工。

       c. 培民华小

霹雳务边培民华小早在2003年就因没有学生来源而停办,至今已有20年之久。虽然在 2004 年大选前获得批准迁校,惟迁校计划一直都没有进展。

2017 年 10月26日,培民华小再度被教育部批准迁校,跨州搬迁到雪兰莪蒲种。不过,迁校过程却不顺利,包括原本的建校地点被规划为宗教学校的地段,必须另外寻找新的校地。

最终培民华小的新校址定在蒲种都会城(Bandar Metro Puchong),并于2022年8月开始动工兴建,并预计2024年落成和启用,这将有助于舒缓蒲种区内现有华小学生严重爆满的情况。

无论如何,蒲种是华裔人口高度密集区,仅有培民华小搬迁到当地还是不足以满足地方上居民对华小的需求。因此,教育部必须兴建更多的华小,包括尽快让朱运兴华小重新动工,以解决蒲种华小不足的问题。

       d. 利民济礼仁园华小

森美兰利民济礼仁园华小将跨州搬迁到雪兰莪沙亚南艾美纳镇(Bandar Elmina),教育部于 2020年 6 月 9 日发出建校准证。

经过多年等待,礼仁园华小的新校舍终于在2023年6月进行动工仪式,由发展商负责兴建,预计2026年新学年开课时正式启用。

       e. 关丹班珍华小

班珍华小原本计划搬迁到关丹英迪拉马哥打Kota SAS,但由于无法争取到政府豁免地税,必须支付46万令吉地税,以致有关校地于2019年被发展商收回,导致迁校计划无法进行。目前迁校委员会正在积极物色新的迁校地点。

       f. 太平益华华小

益华华小位于大直弄海岛,基于目前仍然有学生就读,因此董事部决定暂时不迁校。


4)结语

从2017年10月宣布至今已有六年时间,但上述“10+6”华小增建或搬迁的计划,目前只有两所成功落成和启用。这在在说明,增建和搬迁华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即使获得了教育部的批准,也不晓得何时何日才得以落实。

从这些华小建校和迁校所面对的问题来看,很显然,教育部在批准有关的建校和迁校计划后,就没有进一步的行动来规划具体的进展,而是必须由华社,特别是建校委员会自行负责接下来的工作,包括解决校地和建校经费的问题。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因为建校本来就是教育部的责任,而且也从未听说教育部批准兴建国小时,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这似乎是华小独有的“待遇”。更为严重的是,教育部不透明的作业方式,例如转移新华小的建校准证、更改建校地点等等都没有向华社明确交代,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被教育部自行搁置的建校计划,教育部非但没有给予紧密的跟进,以在适当时候复工,反而要建委会主动向教育部申请重新启动建校计划。教育部这种置身度外,事不关己的做法,让人无法接受。

董教总强调,教育部必须对“10+6”建校和迁校计划负起全部的责任,包括解决有关的校地和建校经费问题,而且必须列出建校的进度表,让大家明确知道有关学校可以什么时候启用,而不是无止尽的等待。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必须定期向华社汇报有关建校和迁校计划的进展,这不但是对透明化作业的要求,更是要确保政府的承诺和有关计划的顺利落实。

2018年至今,虽然政权数度更迭,但华文教育面对的困境不变,依然没有获得应有的公平对待。这也导致获得批准增建或搬迁的华小建校计划进展缓慢,董教总深感遗憾。团结政府成立至今快一年了,董教总恳请政府正视有关问题,并展现勇于改革的魄力,致力于纠正过去数十年来边缘化华教发展的不当做法,一视同仁对待各族群母语教育的发展,以符合昌明大马的良好施政理念。

董教总秉持的立场原则是政府必须制度化增建华小,根据人口结构和实际需求来兴建足够的华小,包括批准没有学生来源的微型华小搬迁到有需求的地区建校。董教总坚持政府必须比照增建国小的方式,制度化增建包括华小在内的各源流学校,并且必须由政府承担全部经费和土地,包括在财政预算案中列出兴建有关学校的拨款,一视同仁对待各源流学校。有鉴于此,对于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有关兴建学校的拨款完全没有提及华文小学,董教总深感失望和不满,并促请政府做出调整,也必须同时拨款拨地兴建华小。

 


10+6”建校和迁校进展概况

序号

学校

建校 / 迁校

概况

1

柔佛谢华华小

新华小

2022年5月10日正式开课。

2

柔佛沈慕羽华小

新华小

还未动工。

3

柔佛郭鹤尧华小

新华小

还未动工。

4

柔佛敦李孝式华小

新华小

还未动工。

5

柔佛陈嘉庚华小

新华小

建校准证转让给彭亨关丹中菁华小分校,以成为中菁华小二校。

6

雪兰莪朱运兴华小

新华小

建校工程停工。

7

雪兰莪李莱生华小

新华小

还未动工。

8

雪兰莪征阳华小

新华小

还未动工

9

雪兰莪敦翁毓麟华小

新华小

还未动工

10

槟城敦林苍佑华小

新华小

教育部把建校地点从雪兰莪换到槟城,还未动工。

11

吉打培才华小

迁校

从吉打跨州搬迁到柔佛新山,建校工程进行中。

12

柔佛新廊华小

迁校

2020年3月正式开课。州内搬迁,从东甲武吉甘蜜迁到巴西古当。

13

霹雳培民华小

迁校

从霹雳跨州搬迁到雪兰莪,建校工程进行中。

14

森美兰利民济礼仁园华小

迁校

从森美兰跨州搬迁到雪兰莪,建校工程进行中。

15

霹雳太平益华华小

迁校

获批准从霹雳搬迁到森美兰,董事部已向教育部申请暂时不搬迁。

16

彭亨关丹班珍华小

迁校

在州内进行搬迁,目前在处理校地事宜。


教总会歌

因为明天

联络教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地图/谷歌地图
电邮:info@jiaozong.org.my
电话 : 603-87362633 传真 : 603-87360633